返回42.042(第1/3页)  快穿之年代文扶贫指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婆婆, 为什么我们家要接收这两个外人, 这每天得少多少粮食啊。”王家大儿媳妇周桂芬边一想到以后每天要多煮两个陌生人的饭,就有些睡不着。

    “又不从你的口粮里扣,你着什么急?”王老太本姓是李, 是大队李队长的姑母。知青下乡需要村民关照的事情她早就了解了,当时她那个当生产大队队长的侄子为这事特意找到了她, 又跟她说明了这次的情况, 她没理由不答应。

    “婆婆,我这不是心疼家里的粮食吗。”她这个婆婆有本事的很, 又有个厉害的亲戚管着村里, 就连她那公爹都还要倚仗着她。周桂芬不敢和她顶嘴,嘟囔了几句后就老实把东西端到了前厅去。

    童彤和盛敏到的时候, 王家的人都差不多上桌了。一张大桌子旁摆了六条长凳,坐在最上面的则是王家的两位大家长,王老太和王老太爷。

    两个老人看着她们的神色都很慈祥,尤其是王老太, 乐呵呵地招呼着她们两个人坐在她的右手边。那里原本的位置是属于王家老大和老大媳妇,也就是王金宝和周桂芬的,但两人心里虽然不高兴, 但都不敢抱怨,老老实实地让开了。

    客随主便, 童彤两人推不掉这份“热情”, 最后只能坐在了王老太的身边。

    “听说你们两个都是从首都过来的?”王老太笑眯眯地问道。看不出什么异常来, 就好像只是普通的唠嗑一样。

    “嗯, 不过不仅我们俩,大家都是从首都来的。”盛敏开口回答道。童彤则在一旁默默地低着头喝粥,只顾着她眼前的食物,目不斜视。

    原主的性格比较内向,对于这种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并不擅长,因此有盛敏在的时候,这些事情都是她处理的。童彤穿到这里之后,也没有想过要一下子变化太多,所以这两天她一般也不怎么开口。一则为了省事,二则盛敏对于原主的了解程度比她想象的还要多,怕被察觉出来不是本人。

    王老太听完盛敏的话后,面上显得很高兴,“你能和我讲讲你们那边的风土人情吗,我都有好多年没出过村子了,现在年纪又大了,可能以后都没机会去外面看看了。”

    盛敏心里闪过一丝疑问,但还是和老太太慢慢讲起了首都那边的风土人情来。

    童彤倒是清楚点这个王老太的情况,也知道她为什么会对于听到首都的事情那么高兴,对她们两个态度也很随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她和她们两个算是老乡。王老太是几十年前从北方逃难来到南头村的,后来又嫁给了村里的年轻人,然后就在这个地方扎根了下来。对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再回家乡看看的事,她一直都觉得很是遗憾,因此连着对她们这些老乡们的印象也好了不少。

    王家的伙食和赵队长家的差不多,一般都是稀粥配馒头c馍馍或者其他的面食。有时候还会加上一碟小菜。

    下午,两人吃完饭后也没有时间休息,继续跟着大家一起去干活了。

    “小童,小盛。你们两个在王家待的还习惯不?”李富贵闲来无事就四处逛了逛,去看看到村里来的知青们怎么样了。

    “谢谢李队长的关心,我们两个在这挺好的。”在掌握了技巧之后,两人就很少被竹条上的倒刺伤到了,至于剩下的那点小口子,就可以暂时忽略不计了。

    “那就好。”李富贵叼着眼袋笑眯眯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没什么大志向,但拿人钱财替人办事的道理李富贵还是明白的。不过那包烟真是样好东西,昨天抽了一根后就停不下来,味道真是好。不愧是大城市里的好东西,抽完那个再抽他的烟袋就开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味道了。

    在村里上工的第一天大家都不是很适应。晚上也不像昨天一样嫌弃床板硬,睡不着觉了,这次所有人都是沾床就睡,无论半夜怎么打呼噜都吵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