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第 63 章(第1/3页)  官媒崔姑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世柔三朝回门, 新晋的二姑爷夏小清待她温柔体贴,崔家人看到他们小夫妻和睦恩爱, 自是放了心,宴客过后,家里还有许多杂事需得料理, 崔世雅帮着打理了两三日方才停妥, 趁着崔世柔回来,一家人聚了一日, 崔世雅夫妇二人收拾一番, 也该带着小元宵出城回家了,夏家离崔宅近, 崔世柔倒是多留了片刻,直到崔老姑姑回屋歇中觉, 崔世柔和崔家人打了一声招呼, 扶着夏小清的手回去了。

    一时,家里安静下来,各人忙完都回屋了, 崔世君却仍不得空闲, 她吃完中饭, 便在屋里和徐姨娘对账, 每年的人情往来不是小事,要是哪里弄错了, 丢脸不说, 兴许还会落下埋怨。

    徐姨娘的记性好, 请客时谁家来的甚么人,送了多少礼金,她记得一清二楚,崔世君一一登记入账,又算了两遍,扣除一应的支出花销,没想到另有结余的银子。

    这回办喜事没亏钱,崔世君心里欢喜,她给徐姨娘倒了一杯茶,笑着说道:“这些日子辛苦姨苦了。”

    徐姨娘抿嘴一笑,她看着崔世君,说道:“我哪里辛苦,倒是姑娘要忙着衙门里的公务,又要顾着家里的杂事,那才是真的辛苦呢。”

    当年徐姨娘来到崔家时,崔世君已经十来岁,开始懂得人情世故,她有自己的亲娘,自是对徐姨娘亲近不起来,后来林氏死后,徐姨娘照看她们姊妹几人,还要伺候老姑姑,崔世君哪怕没法当她是亲娘,心里仍是敬重她的。

    崔世君翻看账本,看到徐姨娘娘家随了十两银子的礼金,她放下手里的茶盅,对徐姨娘说道:“姨娘你那侄儿当差不到半年,料想手里也攒不下几个银子,再者家里那么多张嘴,何需叫他们随这么多礼金。”

    徐姨娘娘家的爹娘早死了,只剩下一个兄弟,侄儿侄女有五六个,加上小辈儿的侄孙,一家十几口人,光是吃穿嚼用就是一大笔花销,前几年徐家还闹过饥荒,徐姨娘时不时得贴补几个银子,这两年孩子们大了,又嫁了两个侄女,日子这才略微好过些。

    徐姨娘笑了笑,她道:“我何尝没劝,只说刚刚吃饱肚子,不用做那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我兄弟说要不是大姑娘关照,我侄儿哪里能得这么好的差事,他们既是知恩图报,大姑娘索性就全了他们这一片心意。”

    娘家能给自己长脸,徐姨娘心中也是十分欢喜,前几个月,徐家侄儿打听到狱神庙缺人,只苦于没有门路,那孩子比崔世君还小两岁,小时也曾读过一两年的书,他不甘心错过眼前这巧宗,舍下脸面求到崔世君面前来,崔世君一个小小的官媒,虽说插手不了狱神庙的事,好在她颇认得几个人,有她在中间牵线搭桥,徐家咬牙凑了几十两银子孝敬出去,没过多久,徐姨娘侄儿便在狱神庙当差。

    狱神庙那地方,成天跟犯人打交道,实则私底下的油水不少,不过等闲人家看不上这等的差事,徐家花了大钱才进了狱神庙的班子,岂能不想法子捞钱?是以这几个月,徐家日子好过多了。

    “我时常见了我侄儿,总要嘱咐他好生当差,不可丢了崔家的脸面,那孩子是个有成算的,在班头手下当差,腿脚还算勤快,听说班头有好事了,也会时时想着他呢。”

    崔世君抿嘴一笑,她是念着徐姨娘的份儿上,找人帮着打听了一下,事后徐家送了她一份谢礼,崔世君收下了,转头借着端午节送礼,又还了回去。

    要说徐家这一家老小,都是知羞识廉的人家,徐姨娘刚进崔家的门时,顶头还有一个当家主母林氏,徐家人怕叫徐姨娘为难,轻易不肯上门,徐家生计艰难,徐姨娘底私下拿自己的私房钱接济一二,林氏知道了,也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徐姨娘添下安哥儿,林氏得病去了,徐姨娘越发不叫他们过来走动。

    自打徐姨娘侄儿在狱神庙当差,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