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9.回到过去学跳水(4)(第1/3页)  快穿之炮灰不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内的体育训练体系是参照前苏联模式创建的, 以业余体校为主体, 倾国家之力培育体育人才。这种“举国体制”的好处显而易见, 孩子从进入体校的那一刻开始, 就跟普通孩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虽然也上文化课,但文化课的比重已经严重降低, 从此他们的人生中就只剩下训练与比赛。

    这样孤注一掷的培养方式的确容易成全天才, 却同样能够轻易毁掉天赋并不那么好的孩子。体校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在那种压抑, 封闭,孤立的环境中, 心理承受能力不那么强的孩子也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为专注训练,忽视文化教育, 从体校里走出来的孩子大都文化基础薄弱,就算后来因为得了奖牌特招进入名校,也大都不过是混个文凭罢了, 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学出点什么。因此, 一般真心为孩子前途考虑的家庭极少愿意把孩子送入体校。

    于是,当于安安以为自己发现一棵好苗子, 兴致勃勃地来到杜家拜访时,得到的却是杜父杜母的断然拒绝。

    七十年代是个特殊的时代,那时候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孩子还没像后世那么金贵。很多人家都愿意为了口粮把孩子送进体校。因为进体校能够农转非的特殊政策,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甚至不惜削尖了脑袋把孩子往体校里送。

    可惜, 杜家既不缺口粮,也不需要农转非。于安安提出的那些优惠政策对杜家毫无半点吸引力。

    看着对面那一墙的三好学生奖状,于安安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开口了。如果孩子学习差,读书没什么前途,她还可以据理力争一下,可现在

    不好意思开口,却又不想就这么放弃一棵好苗子,于安安斟酌了片刻后,终于还是忍不住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跳水也是在为振兴祖国,实现四化而做贡献。要不这样好不好,反正现在还没开学,就让水仙先跟回体校体验一段时间,怎么样?”

    就在杜父杜母面面相觑,纠结着要不要答应时,外面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门打开,站在门口的竟然是金钰和金母,二人显然已经在外面站了有一段时间了,因为金母一进门,对着于安安劈头就问:“老师,进体校真的有补贴拿,还可以农转非吗?”

    于安安闻言微微一愣,随即笑着点了点头。

    “钰钰,快!过来!给老师跪下!”金母见状,一双眼睛顿时一亮,一把将金钰拽到于安安面前,一脚将她踹跪到了地上,对着于安安就摁下了脑袋。

    金钰猝不及防,当即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膝盖磕在地板上发出咚的一声,不仅于安安被吓到了,就连杜父杜母都被惊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有话好好说。”于安安慌忙伸手一把将已经眼泪汪汪的金钰捞起,迅速蹲到地上,一边埋怨地瞪金母一眼,一边替孩子揉起了膝盖。

    “老师,我我这也是激动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我怕孩子错过了”金母搓着手,一脸的尴尬。

    其实,于安安并不是太想收金钰,金钰胆子小,但有毅力,按理说也该是个不错的苗子。可是,只要一想到当时她看向杜水仙时的眼神,她就不太想把她也收入门下,直觉得感觉把这两个孩子放到一起不会是什么好事。

    如果杜父杜母痛快答应送杜水仙进体校,她肯定会一口回绝金母。但现在,看看金母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再看看孩子那噙着泪的小脸,她最终还是点下了头。

    有金钰作伴,女儿又是真心喜欢跳水,杜父杜母最终还是答应了送女儿去体校体验一番。

    就这样,两个女孩从此踏上了另一条征程。

    这个时代的体校条件简陋,实行的又是封闭式的军事化管理,门一关,就是完全陌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