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县试(第1/3页)  姜琬的古代科举青云之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姜琬有点受宠若惊,他楞了下,从姜徵手中接过考篮,低头道了个“谢谢”,就转身进了屋里。

    和这位便宜爹没话可交流啊。

    “你和舅舅,好像生分的很啊?”顾玠跟进来,好奇地道:“你们父子,和我上一次见面都很不同呢。”

    在他记忆中,姜琬从来不说念书,而姜徵,自年少落地后,就再不过问科举考试的事了,别人说起来还要不叫他听见呢。谁能想到这次,他竟会亲自为他们准备了考篮,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姜琬检查了一遍考篮,用一副惯常的语调回他:“是吗?我倒不觉得。”

    顾玠并没有就此事纠结,而是兴奋地道:“明日一考,中了秀才,咱们往州署里递个自荐书,去谋个职位赚银子如何?”

    他实在是闲的慌。

    姜琬:“”

    还有这波骚操作。

    也对,古代没有劳动法,政府可以公然聘用未成年人。

    “咱们去找个誊写文书之类的事儿,他们当老爷的巴不得呢,请秀才代劳是最便宜的了。”顾玠道。

    姜琬:“”

    出名趁早,年少得志。顾兄啊,你在这个年纪已经达到了绝大部分人到不了的高度,前途犹如探照灯,光芒耀目,怎么惦记个誊写文书的破事儿呢。

    真是想不开啊!

    “等考中了再打算吧。”姜琬两眼有点空空地道,考场之事,瞬息万变,牛人如云,不到结果出来,名次落定,谁也不敢打保票就一定能考中。

    顾玠拍了他一下:“嗯,现在说这个还早,早点睡,明早咱一起走。”

    次日,天清气旷,花木飘香。

    姜琬和顾玠两人一早起来,洗漱停当,由姜徵和七八个仆人护送着,浩浩荡荡地去了苏州的贡院。

    别的地方,只有府城才有贡院,江南府由于人才济济,所以除了金陵外,苏州也设了贡院,免了车马劳顿之苦。

    到了考场,大概是辰时不到,姜琬放眼一望,不远处一间一间的小房子,就是所谓的“号舍”了,专门给应考士子准备的,每人按考生号入内,在里面待三天两夜,历经三场考试,拿到或拿不到通往仕途的金钥匙。

    他正在深呼吸的功夫,前面有人喊道:“各位才子,进场了,进场了,除了考篮,其他的东西都不能带,自觉一点儿。”

    姜琬从仆人手中拿起考篮,和顾玠对望一眼,用眼神鼓励了下彼此,缓缓走入考生的队伍之中。

    主考官是个约莫五十余岁光景的老头子,白须垂颔,两目奕奕有神,脊背挺直,他站在考场门口,一个一个扫过前来入场的考生。

    瞧见姜琬时,他微讶了下,目光在他身上滞留瞬间,而后又恢复淡然的神色。

    入场后,主持县试的人员过来让每位考生抽了考号,领到号后,便陆续去例行搜查。科举考场的搜查十分严格,为防止夹带,所带食物要切开,夹衣要拆开,考生还要在考官面前解衣c脱掉鞋袜,甚至连头发都要解散,挺尴尬的。

    万幸穿成了个男身,不然,在古代,女子是完全没办法通过科举这条路出人头地的,单这一关就过不了。

    姜琬有点不习惯,心思回转了一会儿,就轮到他了。他调整了下心态,利索地脱掉鞋袜c衣衫,让他们搜了个遍。

    搜查完毕,考官发给他一本《诗韵》,就让他进去了。

    《诗韵》是第二场考试帖诗的时候用来查找韵脚的。

    进去的童生人手一号,一号对应一个号舍,号舍目测有2米高,1米宽,13米深,一旦进去,需要在里面过三天两夜,非到考试结束,不能出场。

    找到自己的号舍,姜琬看了看,他算运气好到爆棚的,幸运地分了个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