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壶关相会 奔赴晋阳(二)(第1/2页)  吕布之霸王在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回说到,吕布一行,浩浩汤汤,朝晋阳而去。

    要说这晋阳城,乃历史文化名城。其建成久远,悠悠历史亦挡不住其光芒。

    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太原北端,晋水之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城成,周六里,高八丈,巍峨如山岳,雄踞国之西北。有秦以来,匈奴一族渐趋强盛,不时南下寇边。高祖六年(前 201年),为防御匈奴南下,以太原郡诸县为韩国,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以备御胡,以晋阳为都。后,韩王信于马邑(今山西朔州市)降匈奴,引匈奴攻晋阳。高祖亲率大军解晋阳之围。十一年(前 196年),高祖封其子刘恒为代王,都晋阳。文帝元年(前179年),又将代地一分为二,封二子刘武为代王,都中都(今山西平遥);刘参为太原王,仍都晋阳。次年,太原c代两地合二为一,仍以晋阳为都。武帝元鼎元年(前 114年),徙代王刘义于清河,复太原郡,以晋阳城为郡治。光武帝初年,军阀卢芳于西羌c匈奴支持之下,割据五原c朔方c云中c定襄c雁门五郡,与胡通兵,侵苦北边。朝廷以晋阳为前哨,反击之。建武七年(31年),光武帝命大将军杜茂引兵,北屯田晋阳c广武,以备胡寇。建武十一年(35年),命郭汲为并州牧,驻晋阳,守卫边塞。郭汲以晋阳为依,结边民,败卢芳,收复五郡。后,大将军马成驻守晋阳,缮治障塞,自西河至滑桥,自河上至安邑,自太原至井陉,自中山至邺城,皆筑保壁,起烽燧,十里一侯,防止匈奴南下。晋阳城一直为并州战略之中心,被称之为“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

    此时并州刺史为董卓。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其人生于颍川,长于凉州。董卓少时,其人游侠仗义,好结交羌人。初于陇西郡府为吏,负责治安c检点等事宜。时匈奴骚扰边境,劫掠百姓,郡辟董卓为从事,命其领兵大破匈奴,斩获以千计。因军功,段颎荐其入公府。桓帝时,征召其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作军司马,讨羌人。因其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继段颎后为并州刺史。

    吕布经晋阳,知董卓之名,是以经晋阳,决定先拜访董卓其人。

    吕布一行入得晋阳城,寻向刺史府。

    正行间,忽然前方骚动,鸡飞狗跳,街摊坊不安。但见一蒙面女子,飞骑越众而来,如同失控,一路狂奔,正往吕布冲来。后边程立c徐晃等人,皆惶恐欲避让,却见吕布c典韦c颜良c文丑四人岿然不动,似毫无所觉般。待那飞骑临近,吕布向前一步,一手抵马额,一手快如闪电直取缰绳,将马执之于地,丝毫不可动弹,周遭众人皆惊!

    那马上女子,忙从马上跳将下来,对吕布感激道:“多谢壮士仗义出手相助,否则不堪设想!我只是出来散心,不想马儿失去了操控,以至险酿苦果!”对吕布说完,又连忙向周遭众人连连道歉。

    吕布听闻其话音袅袅,清脆悦耳,如同黄鹂一般,甚是动听。又见其人向周遭道歉不休,连忙道:“不必如此。汝之马匹直冲我而来,又不便躲过,只得出手制止尔,莫要称谢。”

    话虽如此,那女子却硬要问清吕布姓名,说要邀其至府上以答谢之。

    吕布推脱不过,说出姓名,却见那女子甚是惊讶,道:“汝便是越骑校尉之子吕布?”

    吕布惊疑道:“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如假包换!听你之意,汝知吾名耶?”

    吕布一语既出,那女子便大笑,直笑得弯眉折腰,道:“哈哈,缘来汝便是吕布,吾之义兄?快随我来,吾父念汝甚是久矣,常在吾耳边叨念。今见得汝面,看他还有何话说。”拉着吕布便走,也不管众人,更不顾其马。

    吕布甚是疑惑,任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什么时候多了一个义父,还有这么一个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