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中秋宫宴(下)(第1/3页)  纳兰·第二部·皇子殿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

    一层层穿上十二层绛红、红、粉、白由深到浅的丝绸单衣,袖口层层叠叠,看得秋蝉啧啧称奇,裴兰抱着紫英,微笑着看着我,小紫英似乎也被我一层层颜色不一的衣服看花了眼,晕乎乎地眨巴眼睛。

    而我的身后,绾氏温柔地用篦子轻轻地缕顺我的长发。绾氏曾答应我,在我出嫁那天像我的母亲一样为我梳头,如今,我已是贞敬夫人了,算是已经嫁了吧?但她与我都没有提,只是珍惜着能够继续的缘分。我只觉得,这样的日子,就已足够了。

    绾氏帮我篦了发,又让细烟为我梳了两把头,抹了胭脂,点了绛唇,踩着花盆底子,坐上入宫的马车。秋蝉抱着紫英与我坐一车。我挑帘,前头一排藏青的轿子分别是纳兰朙珠、纳兰容珏、纳兰仲卿的官轿,想来纳兰家一门三代就有七人中了进士,不可不谓显贵,但纳兰容若、纳兰容方、纳兰长卿相继早逝,这一门中凋零的才子也确实太多了。

    莫名地,心情竟有些沉重。此时,纳兰纳兰仲卿正随着纳兰朙珠、纳兰容珏出来,见了我,安慰一笑,我也抿了抿唇,回他一笑

    轿撵和马车行到午门停下,午门外早已车水马龙,皆是参与国宴的皇亲大臣。大臣们的宴席沿袭蔷薇朝制,就设在午门内的广场上。想着诸大臣在午门内吃着国宴,而身后的午门之外就是斩首的地方,虽是君臣同乐,也该是战战兢兢,多少也有训诫群臣的意味在里头。

    众臣女眷不随着一道在外头,而是跟着皇家女眷一起,在另一处。我的马车又转了个弯,从北门顺贞门入紫极城。

    按规矩,既入宫,本该上中宫拜见皇后娘娘,可如今后位虚闲多年,由蕙妃纳兰氏、蓉妃玉氏、悳妃邬氏、成妃黛氏、翊妃郭氏五宫娘娘轮流执掌凤印,便先上慈仁宫拜见仁宪皇太后。

    我一入慈仁宫,见着五宫娘娘已在,仁宪皇太后坐主位,边上还有先帝的两位妃嫔,仁宪皇太后妹皇考淑蕙妃、皇考端顺妃。

    我忙让秋蝉抱着紫英,恭敬地上前,给皇太后、先帝妃、诸位娘娘请安。

    “这就是那个纳兰家的?”仁宪皇太后的声音比我想象中慈祥。

    我微微抬眸,又恭敬低头,答道:“是,太后娘娘。”

    “这模样儿倒是和惋颜丫头有几分相像,真是可惜了。”仁宪皇太后一叹。

    我低着头,听皇太后倒是真心地可怜我。我虽不需要什么人可怜,但对这位皇太后的印象却是极好的,态度倒是真心地恭敬起来。后来,我才晓得,我之所以能活下来,也是惋颜郡主、十五公主求了这慈祥的仁宪皇太后的缘故。

    “老祖宗,这怎么伤起心来了?”一位身着杏黄兰花唐式宫装、温和贤惠的娘娘忙劝了话。

    蕙妃娘娘也道:“老祖宗,我这个侄女能得到皇上赐封的诰命,已是莫大的恩赐了。”

    我见惹了仁宪皇太后因我难过,忙伏地告罪。

    “瞧我,别吓着人家了。”仁宪皇太后复又笑,让我起,道:“那就是纳兰家的曾孙紫英吗?抱近前来,给哀家瞧瞧。”

    我依言,抱了紫英上前给皇太后和众娘娘看,紫英倒是讨人,也不知是谁教的,见谁都叫“娘娘”,仁宪皇太后被逗乐了,道:“他倒是说得好,这屋里可不都是娘娘!”连说要赏,各宫娘娘也跟着赏了好些恩赐。

    皇太后一时兴起道:“把哀家的孙子十八皇子也抱来,让两孩子一道,也热闹热闹。”

    “是啊,老祖宗,这十八皇子生时,天降红光,真是吉兆呢。”身着翡翠色唐式宫装、体态纤弱、气质若兰的娘娘道。

    “悳妃姐姐生十四皇子时,不也是这样。”一个一身紫衣、艳若玫瑰的娘娘说着看向一边一身素净、从头至尾都很安静的娘娘。

    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