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103章 加强京军(第1/2页)  独裁者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在辛苦的赶路视察民情,一心为国的官员也没有闲着。在京城的京营中,秋老虎的炎炎烈日当头照,孙传庭亲自穿着盔甲带士卒绕着校场长跑十里地,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到了午饭点,每人有一个大鸡腿和一碗素菜,干粮咸菜管够,还有解暑的绿豆汤。好多士卒嘻嘻哈哈的说着话,这样的体力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老王,你说这鸡咋就只长两只腿,鸡要是跟蜈蚣似得长那么多腿就好了!”一个士卒拿着鸡腿,一边吃一边跟战友聊天。

    “鸡要是长得跟蜈蚣一样,你敢吃啊?”战友老王吐槽道。

    “那怎么不敢吃,只要是肉,我就敢吃。”

    在吃饭时,也有值班的士卒,他的职责是管理士兵的用餐秩序。值班兵对这几个嘻嘻哈哈的大兵训斥道:“饭都堵不住你们的嘴,安静吃饭!”

    京军一天的操练时间在四个时辰以上,事事讲认真过硬,一丝也不许马虎。孙传庭在校场严格督促,这样一来士卒也不敢偷懒耍滑。往往是天还没亮,就得集合上校场,这些兵擦着惺忪的眼睛,胡乱穿上军服,昏昏沉沉的跟着走,各个嘀嘀咕咕。一天训练下来,浑身骨架都散了。

    在这个食品匮乏的年代,能为士卒大运动量的训练提供足够的热量与营养并不容易,负责京营后勤补给的鹿善继功不可没。鹿善继组织了不少年老体弱被革除军户身份的士卒种地养家禽家畜,充分利用军屯的优势搞好农业生产,保障了良好的伙食。

    鹿善继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是河北定兴县人。他的家乡定兴县洼碱地贫,但缴纳地银却不减少,致使百姓纷纷外逃。鹿善继非常同情农民的悲惨遭遇,他是阳明心学的信徒,经世致用是他的行动准则。

    作为兵部主事,鹿善继协助内阁首辅孙承宗整治军队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把好用人关。凡是武艺不精、胆怯懦弱的将帅,坚决罢斥不用,大胆提拔吃苦耐劳、英勇善战的人为将帅。二是破除请托送礼的恶习。凡行贿受贿者,皆以罪论处,而且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三是革除繁文虚套,使人有其事,事有其实,经过整顿,大见成效。

    孙承宗的左膀右臂并不只有鹿善继一个人,京军的武库主事杜应芳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清官能吏。杜应芳原是顺天府通判,被内阁首辅提拔到京营里管理军器火药与银两。他很擅长制造运输火炮的战车,管仓库也有条有理,并形成了一套制度,有效地杜绝了当时官吏吃里扒外偷卖军用物资武器的恶劣现象。

    现在京营将士,经过朝廷新一轮的招兵之后,总人数已经达到九万余人,这里的新兵大约两万人,说实话,老兵比新兵强的也有限。孙承宗学戚继光的招兵方式,他尽可能的精选士兵。精选,首先注重士兵的成分,只选那些乡野老实之人,所谓乡野老实之人就是指那些身体健壮结实、能吃苦耐劳的农民、渔夫和矿工,以及惯战之人。那些城市油滑之徒和奸巧之人是万万不能招的。

    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谭纶和俞大猷的选兵标准注重于力量,他们选少年力强、能把二百斤石头做的杠铃举过头顶的良家子。湘西抗倭名将彭翼南用重达三百斤的杠铃作为选兵的测力器,但是符合这个标准的力士并不多。内阁首辅孙承宗把这个对力量的标准往下降了降,只要能举起一百五十斤就可以了,剩下的就需要军队教官的训练,来培养精兵。

    新兵在进军营之前还是一个老百姓,家庭的观念是浓厚的,兵营的生活是不习惯的,杀敌技术是不懂得的。孙承宗为着迅速巩固新兵,使他们迅速习惯军队生活,成为熟练的战士,进行了许多细致的工作。

    军队的严格的纪律与合理的统御是必需的做法,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软的一手。皇帝曾经在巡视京营中提到过:“我们不仅要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