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82章 沧州武术(第1/2页)  独裁者天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帝沿着京杭大运河的路线秘密地航行,京城在内阁首辅孙承宗治理下,稳定的发挥着一个中央政府应有的作为。仿佛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不紊,一切都是光明正大。可惜这并不是

    朝廷真实的面目。

    在戏台上,有层层各色帷幕,以备换景之需。在政治舞台上同样如此。在各色帷幕中,最神秘的是黑幕。不管黑幕上绣有多么金碧辉煌的图案,也不管上演的整出戏剧多么振奋人心,打开黑幕,就会现出卑劣低下或惨不忍睹的剧情。拨乱反正的天启时代也有黑幕,黑得玄,黑的深,黑得让人晕眩。

    何等职,带来何等势;何等权,带来何等威。孙承宗职权重大,军政大权一把抓;他也擅长使用威势,能降服不能跟中央核心统一意见的官场同僚。孙承宗很感谢皇帝对他的信任和知遇之情,让他迅速攀上了帝国官场的巅峰。站在高处不胜寒,他已经感到手中权力的棘手程度,背后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的位置。孙首辅看似做事风风火火,实际上他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他提出的政策,他大多都能预见到执行后的结果。

    孙承宗知道树大招风的道理,他也有随时退出官场的想法。但是如果现在退缩下来,他又如何报答陛下的恩情,皇上对他的全力支持,不是嘴上的假仁假义,而是实际给予的鼎力支持。孙首辅现在只有眼前路,没有身后身。今天他还要去视察京营和数理院的兵工厂,检查士卒的训练和武器的制造。

    京城的闲人、东林的智囊汪文言在暗地里活动,他开始制造内阁首辅要谋反的谣言,他要以此来制造政坛的动荡不安,把局面搅浑,他才能有上1位的机会。政治谣言的传播是最迅速的,汪文言只要派他的亲信到京城各大酒楼茶馆放出一点风声,老百姓会自主完善这个毫无根据的谣言。

    旅途中的朱由校并不能知晓京城的风云变幻,他的游船抵达了沧州。沧州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古往今来,沧州战事频繁,民遭涂炭,非尚武不可图存。此地既是犯军发配之地,又是叛将蔽身良所。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隐姓埋名,传艺维生。朱由校前世就听说河北沧州是武术之乡,他这次要好好见识一下古代的武术家们是有真材实料,还是像后世的那些江湖骗子一样浪得虚名。

    锦衣卫千户王阳武就是河北沧州人,他主要练巴子拳,后来因为武艺高强,身世清白没有案底,被指挥使骆思恭招进锦衣卫当差。王阳武身材高大,体格强壮,他能穿着二百斤重的铁盔甲打拳练枪。他的绝技叫靠山背,就是鼓足全身之力肘击对方的胸口。王阳武练这项绝技,曾经打碎了一面墙壁。皇帝来到沧州之前曾经跟他请教过巴子拳的奥妙。

    巴子拳属于内家拳法之一,需内外兼修。凡行内功,多借外辅,由内达外,内壮而外坚。行外功者多借内助,由外及内,外壮而内久必伤。外运行由内,而内引导者内功也。内引导于外,而外运行者外功也。如全取于外,不问乎内,外功中外功也。纯求于内,不顾其外,属内功中外功之外也。内家主气尚自然,故有行云流水、风行电闪之势。讲的是:“虚实动静随机变,刚柔相济两相宜,阴阳二气勤引导,内外合一任曲伸。”故习练巴子拳者,必先懂得意、气、力的结合,要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气到力到,意领神随。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全身上下,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静中犹动,动中犹静。逢开必进,逢进必开;开中有进,进中有开。否则看似外形刚猛,擤气发声,实则劲道僵硬,憋气伤身。

    巴子拳属于短打之拳法,其动作极为刚猛。歌曰:“疯牛惊象龙虎行,开步打拳一团风。行如风,稳如钉,四面八方任我行。”发力如绷弓、如炸雷,寸截寸拿,硬开硬打。练拳时要求凝神静气,气贯丹田。三盘六点,合二为一,即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