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一五章环环相扣(第1/3页)  一些小史南北朝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宇文泰是对的,皇帝要对付高欢,需要军事力量的支持,而以贺拔岳为首的关中集团是最好的选择,他们之间的博弈成就了宇文泰。

    皇帝元修虽然是傀儡,但是个很有抱负的傀儡,他要剪断高欢操纵自己的绳索,自由自在的在历史的天空飞翔,政治上的话语权在于自己掌控军队的实力,高欢军事上打败了尔朱氏,有了自己强大的武军事武装,便掌握了手握天下的权力,要战胜他,就必须有支持自己的军队。除了关中集团以外,以高乾为首的河北军事集团也是元修争取的对象。自高欢成为第二个象尔朱荣的权臣以后,有着鲜卑皇族高贵血统的元修想要将他打发到阴曹地府。他的想法很简单,操纵自己的人死了,自己便不再是木偶,可以成为像历代先祖一样,任意指点江山的帝王。

    作为河北汉家高族的领袖,高乾和高欢是莫逆之交,两人属于同一阵营,元修巧妙的布局,妄想将二人拆散,却反中了高欢的离间计。

    高乾的父亲此时已死了一年,战争之时无暇顾及,现在天下太平,他要回去奔丧,便向皇帝辞去官职想要回家。其实并不是想真的想辞职,这只是政治场上屡见不鲜的双簧而已,也就是民间所言的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按照惯例,像他这样的功臣,在这种情况下辞去职务,皇帝会下诏在赞扬他的孝心之时,也会以天下大事,非君不可为由极力的挽留。可是元修并没有配合,反而下诏同意他的请求,准他辞去侍中一职,只保留司空的虚职。

    皇帝不配合,高乾很郁闷,失去永远比得到痛苦,更何况一个沉迷于权力中的人。高乾的愤怒和失望写在脸上,元修看在眼里,算计在心里。待朝会过后,元修单独留下高乾逛华林园。

    “司空世代忠良,是我魏国的股肱之臣,新近又立下大功,国家当予以司空重任,你我虽为君臣,实为兄弟,司空可立下誓言,永不背叛于朕。”

    政治上的人何其敏感,何其的聪觉,高乾和高欢一同起兵,只是能力和实力稍逊而已,倘若此时倒戈,帮助皇帝元修斗倒了高欢,到秋后算账之时,自己也会被清算,天下没有威胁自己的兵,也没有四处祸害自己的贼,皇帝才会过得舒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是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支持自己便有官做,不支持自己便回家奔丧。一个小小的誓言,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和生死,很多时候人的难以抉择,是因为前面有沉沉的迷雾,人生就像一座迷宫一样,怎样走都是错误,死亡都是最终的结局,只是凭借着活着的幸福指度来判断你的成功与否。所以中庸和太极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政治的血雨腥风之中,高手的腾转挪移,借力打力,在刀光剑影之中,不留一丝痕迹,在享尽荣华和流芳百世的身后名之后,在儿孙满堂的情况下幸福的寿终正寝,是中国很多政治人物的终极目标。文化的存活在于它的实用性,文化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更好的活着。高乾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便开始中庸式的模棱两可,恳切又坚定的说道

    “臣必定会效法历代先祖,以身许国,不敢有丝毫异心。”

    你想偷奸耍滑,没有那么容易。

    “司空立一个誓言又能如何?”

    元修进一步相逼

    “臣必定效仿先祖,以身许国,不敢有异心”

    在局势尚未明朗之前,高乾绝不轻易表态。他的想法很简单,在皇帝面前,没有态度就没有罪行,但是随着局势的恶化,皇帝对高欢的霍霍猪羊之意更加的明显,糊涂可以拖延一时,但在政治舞台的最高决斗之中,只有胜利者的全盘接手,和失败者的一败涂地,生存和死亡是两者的最终结局,所以站队很重要,也很必须。形势逼人,高乾不得不做出自己最终的选择,他倾向于高欢,因为高欢击败了强大的尔朱氏家,因为高欢和他同一阵营,在拥立元修之前,他和高欢共同参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