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我终于有钱了(第1/2页)  一些小史南北朝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萧昭业来讲,皇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可以无拘无束的去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南朝的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和王公子弟青春期里的任性和叛逆相结合才造成了这些少年皇帝那些年的离经叛道。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落后的医疗状态造成了人们的寿命极为短暂,从而形成一种相对应的文化认知,臂如道教的养生术,炼丹术,佛教的六世轮回,战争,疾病造成人口大量的流失,使与繁衍生息相关的性文化极为开放。而那些从高门世族出来的王孙公子,哪里知道这些文化模式的形成背后所有的艰辛和无奈!烟火那瞬间的美丽是以永远消失为代价的,他们这种不用食五谷杂粮的出身和人生阅历的短失造成了他们对这个世界认识的偏颇。他们认为人的地位和不受道德约束的随心所欲成正比。美食的享用,金钱的挥霍无度,为所欲为的才是他们生活的全部。皇权是社会的一种制度,而皇帝是隶属于这种制度一种职务,他们只看到了这种职务带来的至高权力,用这种权力他们可以任意享受包括人在内的生产资料。忽视了为这个职务所应尽的责任和对人素质要求极高的工作能力。他们是历史这座大果园里辛苦劳作的园丁,而不是突然闯入其中不受人管束任意采摘的顽童。

    首先是萧子良的郁郁而终,他想做皇帝却又怕别人指责他有做皇帝的。当失去机会,一切尘埃落定以后,又自怨自艾,倒致身体扛不巨大的精神负担,最终死去。才能和志向不匹配,却又心有不甘,死时年仅25岁。

    萧昭业一上台,便恩怨分明的亲自下诏将与之作对的王融逮捕入狱。王融乃江南名士,竟陵八友之一,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是竟陵文士集团和高门士族的旗帜性人物!萧赜生前也确实对双方都有过承诺,任命萧子良为帝,说他按上意行事,也无可厚非,事发过后,满朝文武纷纷上表替他免罪,作为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政治觉悟,他应该不计前嫌,以宽广的胸怀赫免于他。获得竟陵文氏集团和高门士族的支持,从而意味深长的和以萧鸾为首的皇族相抗衡,而达到一种政治平衡。而此时萧子良已经死去,王融对其已够不上威胁。在各方面的全程压迫下,连萧鸾也出面装模作样一番,替王融求情,但他仍执意不肯,狭隘的心胸妨碍了他的眼界,不久,他便将王融赐死于狱中。这一结局造成了萧鸾独掌朝中大权,一双眼睛静静的注视他,欲寻找他道德上的瑕庇,将其放大,从而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正义之名将其废去。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萧昭业不但将朝中政事全部交给他,并且肆无忌惮的向他展示自己的荒淫无度。让他有一种所托太过非人的挫折感。

    萧昭业还是当皇孙之时,父亲文惠太子管教极严,对他所用钱财严加控制,以防他在外和一些狐朋狗友终日行飞鹰走狗之事。时常考较他的经书子集和书法,稍有停顿或不合规矩者轻则斥骂重则棍棒相加。他并没有大的志向,也不想承担实现这些志向所承担的辛苦。他只想好好的玩耍,享受快乐的人生。可是在父亲的压制下,他只看见浓浓的迷雾,寻不见一丝亮光。他终日度日如年,又想着这样的凄惨岁月还有数十年的光阴,更是郁闷难当。不想上天突然对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当太子的父亲和当皇帝的祖父同一年逝去,父亲长年企盼的皇位轻而易举的落在他的身上。让他顿时有一种喜极而泣的宣泄,压抑后的放纵让他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快感,他和他的皇后鸡狗般随时随地的发生关系。只要看见合眼的女的他便随时欢好。而自己那娇艳绝伦的皇后何婧英也不甘示弱,四处搜集年轻英俊的男子作为男宠,旁若无人的进行苟且之事。萧昭业还在旁边细细观察,拍手称赞。以前父亲管的严,跟着自己混日子奴仆杂役,美人姬妾过得甚是辛苦,如今主子竟然当上皇帝了,下面的人自是鸡犬升天,他打开皇家库房,堆积如山的钱币,让他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所有的与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