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6.特使(第1/3页)  女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郡主能保证开商之后事情不会更加严重吗?幽州商人为了一己私利, 弃大局于不顾。如今幽州的树苗还没有长成, 万一再被这些人砍了, 下一回有了更大的山洪,这个责任郡主担得起吗?”这位大人说到激动处,面红耳赤,手脚也止不住颤动。

    “行商并非伐木这一样。”说完此句, 谢棠顿了顿,目光划过众位大人神情各异的脸,最后在平王依旧是云淡风轻的脸庞上停留一瞬, 又快速略过,道,“江南为何繁华富庶?撇开风景秀丽不说, 那里地处平原, 水网交错, 陆水皆十分便利, 加上海岸口有许多商阜,什么样的物件儿都有, 引来了天南海北的人。去的人多, 花钱的人自然也多了, 所以江南富庶。”

    那老大人听了, 吹胡子瞪眼的,却没有说出什么反驳的话来。此时秦王上前一步, “新敏, 你这话说的不对。”

    “有何不对?”

    秦王道:“同样是做生意, 江南的生意繁杂,这么些年都没有出过任何差池,反倒是幽州那么多商人,这么多年做了一项木材生意,就惹出了这么大的祸事,所以这问题还是出在商人身上。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幽州的商人心术不正。”

    “这并非心术正与不正的问题。所谓无奸不商,身为商人既然要得利,总要适时使点伎俩的。秦王叔刚才也说,幽州这么多的商人只做一项木材生意,而我以为,这才是幽州最大的弊端。”

    听到这里,皇帝突然起了兴致,“何以见得?”

    谢棠朝皇帝揖了一礼,后又问道:“提到庆州商事,敢问陛下和列位大人想到了什么?”

    “庆州的商事”皇帝在脑海里搜索了一番,突然笑道,“清蒸桂鱼!朕记得庆州的清蒸桂鱼十分有名。”

    皇帝语气轻快,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另外的大人你一言我一语,接着往下说。

    “织造,大周的两座织造厂都在庆州。”

    “还有竹叶青。”

    “济世堂的大夫也挺有名!”

    “长庆镖局。”

    “”

    听他们说的差不多了,谢棠又问:“请陛下与各位大人再想一想,邻近的严州有什么?吴州有什么?熙州有什么?”

    有皇帝盯着,大臣们虽有疑惑,但也一一答了出来。

    谢棠很有耐心的听他们说完,再问了一句,“最后请大家想一想,在当年还没有下旨禁商的时候,幽州有什么?”

    “幽州的木材生意最好,举国闻名。”秦王几乎是脱口而出,“这一点,还用问吗!”

    谢棠环视一遭,笑了笑,“那么,除了木材呢?”

    “除了木材,还有”秦王快速接了下去,但是脑海中却没能搜罗出答案,面带尴尬地低下头沉思。

    谢棠又将目光投向其他大臣,见他们也都低眉思索着不言语。

    顷刻后,她道:“诸位大人,我们提到幽州,最先想到的就是木材生意。事实上,除了木材,幽州几乎没有别的了,而这恰恰是造成那一场山洪的最大原因。当年山洪爆发之前,幽州近乎二十万人口,所有人的吃穿,除了用地里的粮食换,再就是通过这木材生意赚钱了,除此二者之外,别无门路。幽州的树木有限,但人却是无限的,长此以往,必然引起山洪,不管商人贪与不贪,这都无可避免,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可如果除了木材,有其他不同的商事来支撑,又将是另外一番景象。”

    有大臣问:“幽州做木材生意,是因地制宜。把这个给弃了另寻其他,只怕是不容易啊!”

    “老天爷总不会把人往死路上逼。我去幽州的时候发现在孟国公府后园里种了些冰露花。诸位大人也当知道,冰露花在赵国十分罕有,一百株里面能有一株开花即是举国欢庆的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