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2.上书(第1/3页)  女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贺龄将目光缓缓移向谢棠, 朗声道:“说真的, 幽州的百姓也太惨了些。因为当年那一场山洪导致了一州无商, 无数百姓只能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也委实清贫了些。”

    谢棠伸手拂过一朵红艳艳地牡丹,莹白如玉的手指也沾了些许花汁。她扯出手帕将手上的花汁擦干净, 然后才状若不经心的问:“说起来,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看贺公子这样子, 是想让他们重新开张做生意喽?”

    贺龄看谢棠一本正经的样子, 嘴角的弧度怎么也压不下去, 便手握成拳头放在嘴边, 轻咳一声,掩住嘴角的笑意,“农业为立国之本,次之为商。江南繁华富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江南的贸易来往,幽州处境困窘,也正因为禁商的缘故。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老百姓兜里没有银子, 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礼义荣辱, 长久下去, 只怕要出事了。”

    正常人决计不会和她一个后宫女子谈论这些, 联想到上一回崇云寺的事情, 谢棠几乎已经确定贺龄来者不善。

    “贺公子说的这些, 我不大懂。”谢棠脸上挂着歉意的笑容,“禁商的事情是陛下决断的,贺公子若有这个想法,可以直接上书给陛下。”末了又补充说,“与幽州刺史商量商量也可以,他是一州的长官,最了解这里的事务。”

    贺龄竟认真点头,“郡主说得倒也是,等见着高大人,我少不得要多说一句。”

    谢棠端着笑脸陪着演戏,心里却啐了一句“做作”。

    也不知说的是谁。

    相安无事过了三天,终于到了孟国公的寿宴。李家虽然沦落为三流权贵,可毕竟国公的爵位摆在那,幽州境内有名有姓的人都上门来贺寿,还有许多人是为着谢棠这个京城来的郡主刻意上门,李府门口车马如龙,好不热闹。

    谢棠对这样的事情向来没有什么太高的兴致,更不想像个猴子一样被人围观,呈了贺礼之后,在宴席上略略一坐,就借口回到茗华院休息。

    郭蒙初调到幽州来,又因为谢棠的缘故,也差人松了一份礼过来,同寿礼一同的还有秘密交给谢棠一封信,上面写着高直收受贿赂与人方便一事。

    谢棠看了信后并没有鲁莽定断,她只见了高直一面,对他不甚了解,不能只凭一封信就判他死刑。

    但是这种想法在傍晚见到李勉之后消失殆尽。

    据李勉今日在寿宴上的试探,高直对开商一事十分排斥,连着其他十六郡的太守态度也不明朗,满打满算,有这个心思的不过四五人而已。

    是因为被当年那一回山洪吓怕了,还是舍不得好不容易来钱的一条门路?

    谢棠不得而知,他们这种近乎冷血的反应像一团棉花塞到她的心窝里,软绵绵的看着无害,却死死的勒住她。

    照这样看,开商一事是得不到幽州当地官员的支持,倒不如另辟蹊径。朝廷每年都在都在选官,新进的官吏多得是德才兼俱之人,只要皇帝同意开商,一切便迎刃而解。于是在孟国公大寿的第二天,谢棠亲自上书。给皇帝请求幽州开商。

    这一份请求在三日之后送达京城,皇帝一看署名的人是谢棠,心中讶异的同时,更生出几分不悦。

    不可否认,皇帝对这个孙女儿确实心存愧疚,这一份愧疚足以让她在皇宫大内安稳度日,保她一生无忧。但是如果谢棠的手伸得太长,那么即便是祥瑞,身为帝王他也要斟酌一番了。

    赵成侍立在侧,看到皇帝变幻不定的表情,笑着上前添了一杯茶,凑着看了两眼奏报,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来,“呀,是新敏郡主给您请安了吧!到底是养在您跟前儿,郡主心里记挂着您呢!”。

    皇帝意味不明的哼了一声,“若是请安的折子,那也便罢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