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4.旧案(第1/3页)  女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葛侍卫,我有件事情想请教你。”

    谢棠端起茶盏小啜一口,不紧不慢地问站在跟前的葛平,“奉明二十六年,江南暴雨,我父王上书开渠治水,陛下下令工部贾怀信贾大人主持修建广通渠。后来我听说贾大人没过多久就丢了官,不知道这其中是何缘故?”

    葛平默然有顷,道:“属下听项大人说过,似乎是因为贪墨了修渠的银子而治罪,具体如何,属下就不清楚了。”

    “贪墨”谢棠把茶盖放回去,“叮”地一声脆响,如落地的珍珠,“你去帮我查一下这件事,贾怀信的案子是谁办的,最终究竟是怎么判得,还有一点,贾怀信现在去了什么地方。”

    葛平疑惑地抬起头来,想不出好端端地,谢棠怎么突然想起查这件旧案来了。不过他有自知之明,心中存疑却没有多问,恭恭敬敬道:“是,属下这就去查。”

    “还有一件事嗯,就是”谢棠放下茶盏,支吾了好一会儿,才把想说的话捋顺,清晰地说出口,“你最近有没有收到什么信?”

    葛平如实摇头。

    谢棠神色难掩失望,淡淡“哦”了一声。

    当初谢棠与郭蒙在熙州分别的时候,为了疏解相思之苦,谢棠告诉郭蒙可以书信往来。谢棠现在不知道郭蒙身在何处,写了信也不知道往哪里寄,就等着郭蒙先写信过来。又因为不敢明目张胆,谢棠留下的是葛平家里的地址,稍加遮掩。只是一连数月过去,只言片语都没有看见。

    叹了口气之后,谢棠又打起精神吩咐他,“你记着,如果有寄给魏海的信送到了你家里,一定要拿给我,不要让人发现了。”

    “是。”

    “行了,你先回去吧。”

    隔了大概七八天,葛平带着查来的消息再一次面见谢棠。

    贾怀信是奉明元年的进士,最擅长水利兴修,奉明七年动工的金麓堰就是由他主持修建的,原家坝的修改及加固也是经由他之手。两项工程加起来耗时七年,从此至今,原家坝顺利挺过了奉明二十六的暴雨,在今年第一次出现决堤,而金麓堰十八年来从未有过差池。

    奉明二十六年水患过后,太子举荐贾怀信治水修渠,次年,有官员爆出贾怀信贪墨白银二十余万。皇帝下旨由刑部官吏彻查,结果从底下人手里查出一本账册,详细记录了从二堤开修到如今加固工程,向贾怀信贿赂的银两,一笔笔皆详实有据,后来又从他家里搜出来了白银二十四万,正好与参奏中他贪墨修渠银两数额相对应。皇帝雷霆之怒,本欲杀之,后又有人上书求情,说他治水有功,最终免于一死,谪贬为庶民。

    谢棠拿到消息,把自己关在了寝殿里,想了整整一个昼夜,终于把这件案子的来龙去脉一一摸清楚,与此同时,也找出了诸多疑点。比如,这件案子中,贾怀信贪墨银两如此之大,从始至终只有一个五品官吏收到牵连。再比如,贾怀信曾上书自辩,说那银两是他私底下与人合伙做生意得来的,但是在进一步追查的时候,这个合伙人偏偏遇上山匪,一家人都死于非命。

    除此之外,谢棠还发现了一点,也是先太子手记中点明的,刑部上下都是谢明的人手,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商榷。只可惜先太子还没有来得及动手详查,就不幸薨世。

    谢棠拿着先太子手记,面对杂乱铺了一床的纸张,大脑快速转动着,回忆奉明二十六年的情形。

    那时候隆坡道一役已经过去了一年,魏家还没有过继嗣子,满门妇幼,一蹶不振,而其他人借此机会打压,东宫势力大减。从手记上看,先太子是想接着修渠一事查办几个他属官员,并伺机收揽一些人才,争取喘息之机。

    如果贾怀信没有出事,广通渠竣工之后,作为提出者的太子会收拢一部分民心,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会更上一层。显然,这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