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三三章 宰相(第1/2页)  大宋第一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早朝,赵匡胤一连宣布了几件事,其中最让人惊奇的是给一个人封侯,大家惊奇的是,那人居然是赵匡胤身边一个侍卫,不过人家保护赵匡胤这么多年封侯也是应该的。

    “好了今天朝廷身上也没有什么大事,朕也十分高兴,那就是朕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儿子,想必你们也知道了,那就是赵承嗣,他已经认祖归宗了。”

    赵匡胤笑着看着群臣。

    大臣们那有不知道这件事的,虽然皇家内部的事情他们不能干涉,皇帝认自己的儿子这有什么,这是人家的家事,谁也管不到。

    不过现在皇帝咋爱朝堂上提出来了,大家还是要恭喜的。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父子团圆!”

    “好了,朕要说的不是这件事,朕要说的是你们不觉得这大宋朝廷上缺点什么吗?”

    赵匡胤看了一下这些大臣,他们摆出来一副茫然的样子。

    皇帝陛下说的什么,缺点什么,这还能缺什么?

    “父皇,咱们大宋人才济济,诸位大臣都是大宋栋梁,大宋最有能力的人,文臣武将无一不在这里,还能缺什么?”

    赵德昭站出来指着满朝文武笑着说道。

    这一句即夸奖了大宋王朝,也就是夸奖了赵匡胤,也说了一下满朝文武都是英才,这让满朝文武十分享受。

    “哈哈太子说的也对,我大宋能够一统南方各位功不可没,特别是曹彬将军,率军直捣黄龙,将李煜擒到汴京,封开国郡公,知枢密院,潘仁美加检校太傅,樊若水加礼部侍郎,其有功人员各有升赏!”

    江南唐国被平定那么久,李煜也被封违命侯,可是大宋的功臣还没有封赏,到了现在赵匡胤终于开始了,上面说的三个人是最大的收获者。

    曹彬身为这一次战役的指挥者,直接成了知枢密院的枢密使,这也是人家应得的,毕竟人家是直接指挥者。

    “臣等多谢陛下恩典,多谢陛下!”曹彬三人立刻站了出来跪谢赵匡胤。

    “凡是全心全意为我大宋办事的臣子,朕是绝对不会亏待的,这是你们应得的,是朕和大宋应该感谢你们。”

    将士为大宋开疆拓土,赵匡胤自然要表示自己的感谢,一个皇帝的感谢的方法无非是赏赐了。

    “陛下臣有话要说!”樊若水直接站了出来。

    赵匡胤一看是樊若水还别说人家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呢:“若水平身起来回话,怎么嫌弃朕给你的官职太小吗?”

    “微臣不敢,微臣寸功未建却蒙陛下拔擢臣感激不尽,怎么敢嫌弃陛下赐的官职太小呢?”樊若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说话也是一套套的。

    “此言诧异,你为大宋献上了浮桥计划,使得我大军视江水为平地,功莫大焉,朕代替大宋的士兵感谢你。”

    赵匡胤说着就是一揖!

    这可是大礼,樊若水怎么也不敢受,直接跪在了地上。

    “微臣不敢,这都陛下洪福齐天,微臣不敢贪功。”

    “平身平身,今天你是功臣,平身平身。”赵匡胤也十分的高兴。

    “多谢陛下,不过说到功臣微臣倒认为第一功臣非前太傅现在的皇子赵承嗣应该是首功,微臣的浮桥计划全部是由皇子指点的。”

    樊若水站出来是替赵承嗣请功的。

    “臣也认为首功应该是皇子赵承嗣,臣的一切部署都得到皇子的帮助,我军的行军路线全部都是按照皇帝提供的路线图,这使得我军大大减少了损失,而且他派来很多高手帮助我们,特别是打开了金陵城门,所以皇子才是首功之臣。”

    曹彬也出来奏道,说实话赵承嗣给了他不少帮助,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那么快将唐国给平定,所以赵承嗣是真的有大功劳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