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七五章 讨论国策(第1/2页)  大宋第一公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啪!

    一声瓷器的碎裂声音在屋中响起。

    “这个赵承嗣太可恶了,这一次我们的四个人就这样舍弃了,他们的官职虽然不是很高,可是办事也方便,被这小子给破坏了。”

    屋内大概坐着十几个人,为首的一人身上穿着夜行衣,根本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下面的人根本就不敢吭声,这穿着夜行衣人的后面,一个大大的玄字大旗。

    “幸好拿回来了打狗棒,天下丐帮即将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这可是一大助力,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可是这个赵承嗣却三番两次成为我们的阻力,此人不得不除。”

    下面的人点点头,自家统领说的很多,赵承嗣最近老是跟他们作对,这对他们的计划有阻碍。

    “主人,此人现在是朝廷的武德使,深得皇帝信任,如果此时除掉他的话,那么皇帝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这对我们也不利,所以一定要从长计议。”

    下面又一人对着穿夜行衣的人说道。

    夜行衣人沉思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那就让他丢掉这个官职,然后慢慢的除掉他。”

    ……

    大宋勤政殿,赵匡胤正在接见赵纯臣。

    “纯臣,查清楚了,这些人贪赃枉法的证据找到吗?”

    赵匡胤脸色铁青,自己最恨贪官污吏,一下子还出现了四个,其中还有一个监察御史。

    “官家这一切都已经查清楚了,这四人家中都搜出来巨额的财富,多余他们俸禄百倍甚至千倍,而且他们留下的遗书也将承认了他们的罪行,这是遗书,老胡也是他们胁迫的。”

    赵承嗣将四位犯官的遗书递了上去,赵匡胤看了一下猛地一拍桌子。

    “哼,这背后一定还有内情,这百斤火药只用了一点,其他的到哪里去了,流落到那里了,这也是个问题,现在这件事就算了解了,但是私下里你继续调查那些剩余的火药,不要声张,朕要一查到底。”

    赵匡胤大发雷霆之后,让赵承嗣再继续在这件事上做计较,而是私下里去调查那些剩余的火药。

    外松内紧,看起来赵匡胤也知道这其中也不简单,这四个人应就是替死鬼。

    “想不到朕一直提防武将,想不到文臣也开始了不法事情,虽然他们不能夺取朕的江山,可也能动摇朕的国本,看起来朕不杀士大夫这一条值得深思。”

    不杀士大夫,赵承嗣浑身一震。

    赵匡胤怎么跟自己说这些,不杀士大夫可是大宋的治国策略。

    赵匡胤曾在石碑上刻下留给子孙的遗言,宋朝历任皇帝在即位时,都必须拜读这份遗训。

    不过,这份遗训至为机密,除了特定宫中人士之外,甚至连宰相都不知道。

    后来金朝打败宋朝,占领皇宫时,才发现这份文件的存在。遗训记载的内容有下列三点:

    一是:“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行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是:“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誓碑遗训,从柴家子孙与南宋共存亡,以及在新旧党争当中失势的官员并没有被杀。

    这不杀士大夫也许就是赵匡胤所说的策略,但这是机密,怎么能够跟外臣说呢!

    也许赵匡胤知道自己失言了,不过话已经说出来了,也收不回去。

    “怎么纯臣你对朕不杀士大夫的策略有什么不满吗?”

    赵匡胤看到赵承嗣的疑惑,以为他有什么高论。

    “臣不敢,不过……”

    赵承嗣也没有顾忌,既然你皇帝问了,我就说说,你石碑上面也说了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