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零九章 铁骑踏关山(第1/4页)  倾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感谢书友rss和碇忠虎的支持

    叶应武站在舆图面前已经沉默了很久。

    六扇门来往传递消息的人风风火火的冲入大堂当中,然后又转身离开,梁炎午和一众幕僚们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自从双方开战以来,这座侧殿就已经成为了汇总消息的中枢所在,包括户部c兵部甚至吏部c工部,都派遣了要员在此驻扎,同时叶应武又抽调了翰林院的十多名学士过来帮忙处理这些从四面八方送来的纷乱文件。

    而外面的禁军也是将这个并不起眼的偏殿严谨保卫,毕竟现在这里是整个大明的核心和中枢,一旦这里出了什么意外,大明也就残废了。

    “殿下,最新战报!”一名幕僚快步而来。

    叶应武急忙接过来,旁边来往忙碌的一众幕僚和官吏都紧张的看过来,所有人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手中的动作都放缓,毕竟这是自开战以来第一份战报,他们当然很关心。

    打开看了一眼,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迎着一双双急迫的目光,郑重点了点头。顿时大殿中回荡起欢呼声。叶应武也是喃喃感慨一声:“镐子这一战打得不错,虽然损失大了一点,不过总算是把战火遏制在了陈州边境,没有让整个淮北都乱成一锅粥。”

    江镐率领天武军紧急北上,和南下的蒙古骑兵狭路相逢,最后双方死伤都在两三千左右,蒙古骑兵见事不可为,最终退却,而江镐虽然莽撞,但是也明白现在是遍地狼烟,整个千里边境乱成一团,所以并没有着急追赶,只是勒兵缓缓向陈州挺进。与此同时,两淮军也6续北上,和天武军互成掎角之势。

    叶应武看了一眼舆图,沉声说道:“来人,带着朕的旨意,口头嘉奖一下天武军,一概功勋,战后再算。另外告诉苏任忠,淮北国家重地,不能有失,朕此次派遣他北上坐镇,就是为了守住淮北,至于是不是进攻徐州c陈州,让他自行决断。”

    梁炎午有些诧异的看了叶应武一眼:“殿下难道就不给各部一个指示?”

    转过身缓缓走到桌子旁,叶应武淡淡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沙场之上,战况瞬息万变,即使是身在其中有时也难以判决,更何况朕在南京这数百里之外,况且蒙古鞑子骑兵本来就以度见长,等到朕的命令下达了,恐怕为时晚矣。”

    梁炎午点了点头,叶应武说的倒是没错,毕竟现在这消息来往传达,等到叶应武的圣旨传到淮北,恐怕黄花菜都凉了。北宋开国之初对北方的几次大战,都是因为临出征的时候皇帝画好“将图”,大将作战只依靠将图作战,没有任何的变通,即使是北方金国和西夏的军队部署变化,这些大将也不敢更改命令,最后导致次次北伐都是兵多将广,最后却总是铩羽而归,最后导致整个大宋对于北伐已经不抱任何的期望。

    不过话说回来,古往今来大将在外拥兵自重的情况也不是没有,甚至汉唐亡国,都和藩镇拥兵自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些率领精锐在外的将领,不可能没有提防的手段。

    而叶应武采取的就是委派朝廷高级官员,然后将地方将领的地位c力量摆到一个高度上。上一次南征便是如此,叶应武让李芾c马塈和杨宝掌控的兵力差不多,这三个人当中谁都没有一家独大的能耐,然后又在这之上派遣了张世杰这个兵部尚书坐镇,张世杰对于叶应武的忠诚不言而喻,同时他个人的能力和军中威望也是实所共鉴,所以这三个来路各不相同c性格迥异的指挥使对于张世杰都是言听计从。

    这一次叶应武也是使用了相同的办法,由从南洋返回的张世杰坐镇京中,然后主掌军事的右相苏刘义坐镇淮南,统筹两淮战事,与此同时,作为叶应武划定的重中之重川蜀,叶应武更是毫不犹豫的派出了左臂右膀文天祥,恐怕想要压住川蜀如同犬牙交错的各部,也只能让文天祥出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