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南风渐起(下)(第1/4页)  倾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风穿过厅堂,本来袅袅直上的水汽偏移了方向。

    叶应武端起来茶杯,像模像样的轻轻抿了一口,迎着洒进书房的阳光,这个刚刚登上兴知军高位的二十岁年轻人,目光一直看着门外的树木,若有所思。

    刚才议事堂上扩军和出兵之事同时决定,众多将领急匆匆的回去整军,而三名文官则不出意料联袂而来。

    文天祥就站在叶应武旁边的桌子上,挥毫泼墨,片刻工夫就已经将给江南西路当道诸公的书信写好,趁着墨迹未干,文天祥又细细的端详了两遍,见到叶应武冲着他摆了摆手,便不再将书信递给叶应武,一名百战都的传令兵已经在一旁等候了。

    “速速送往隆兴府安抚使衙门,不得有误。”文天祥又叮嘱了一声,那传令兵领命之后急匆匆的转身离去。

    陆秀夫和谢枋得一直沉默不语,只是将目光在看上去一点儿都不紧张的叶应武身上扫来扫去,似乎想要看出来这位年轻气盛的使君做出扩军两万五千和南下通山的命令,是否真的已经考虑得体。

    叶应武却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包括文天祥眼角的余光在内,三名文官都在若有若无的盯着他,而是若无其事的再抿了一口茶,朗声说道:“杨宝何在?”

    站在门外的杨宝将三名文官的种种小动作看得一清二楚,知道这些将“文臣死谏”四个字作为座右铭的文官来到这里是想要干什么,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先进去。

    叶应武仿佛这才意识到身边还有三位才能出众的文官,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陆秀夫和谢枋得,方才淡淡说道:“几位仁兄都是学富五车之人,皇城司和走马承受”

    叶应武还没有说完,文天祥等人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变得有些不太自然,而皇城司和走马承受虽然在民间并没有像明代锦衣卫那样搞得家喻户晓,但是杨宝这种老军旅还是知道其中的内情的,尤其是走马承受这种本来就用来监视他的上级将领的组织。

    “某决定从此次黄麻之战当中抽调一支精兵,组建属于天武军的打探哨报衙门。”叶应武语出惊人,下面无论杨宝还是三名文官,脸上的表情都有些呆滞,要知道皇城司和走马承受这种类型的衙门机构应当是一个朝廷才应该拥有的,叶应武此举岂不是等于在宣布自立门户?更何况这一个刚刚通过大战联系在一起的小团体,仍然无比脆弱,不能在这个时候分出来相当一部分精力对付自己人。

    似乎早已经料到他们是这种表情,叶应武苦笑一声:“这个衙门一分为三,一个负责打北方蒙古的军政情况,且命名为锦衣卫,一个负责刺探朝廷政策,且命名为六扇门,最后一个负责保护天武军两淮水师和整个江南西路各州府官吏及其家眷,便直接扩大百战都,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不是用来审查我们自己?三名文官面面相觑,还没有想到这种臭名昭著的衙门却是对外的,当下里也只能缓缓点头。而杨宝更是喜出望外,他总领这个衙门,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叶应武将整个天武军最核心最机密也是压力最大的任务交给了他,不久之前还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老卒的杨宝,又怎能不会高兴?

    这是一种对于他能力的肯定和绝对的信任。

    “这样,章诚为人谨慎细致,将六扇门交给他负责,不求能够左右朝堂,只求能够将最新最快的消息传递过来,并且将朝中的每一个奸佞都给某盯死。”叶应武接着吩咐,语气当中的那股淡然已经消散的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肃然与决绝,“此次大战张顺统领五百新卒,稳而不乱,镇住中军阵脚,可堪大用,便让张顺顶替章诚天武军右厢都指挥使的位置,诸位以为如何?”

    三人对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下官以为可也。”

    文天祥接着说道:“此次天武军扩至两万五千人,自当分为五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