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旧衣柜里谁在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地人过了童家桥,就再也不进山了,这里面啊,是有些传说的。既然你来这里旅游,不可能不去童家大院的,去到童家大院,那的导游到时候会给你介绍女儿山的。”

    “女儿山……”钟赫文嘴里不由地念叨着,他的记忆中也有这个名字,这两个同叫“女儿山”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吗?

    “钟赫文,你站那发什么呆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同行的伙伴陈耀和周民一已经逛完这条老街了,两人看见钟赫文还站在照相馆前,不由得笑他呆。

    “明天去哪里玩?”陈耀问周民一。

    “童家大院。”

    童家大院有个传说。

    童家原来是当地的一个大族,离县城不远的小镇上的人,都姓童。童家是这个镇上的族长。童姓人世代居于小镇上,一直到童家出了一个能人这人也是童家最后一个族长,镇上的人都习惯叫他童老爷。在童老爷的打理下,童家的产业像是滚雪球儿一般,越滚越大。童老爷的父亲,曾娶了十二房妻妾,最终只生下了童老爷这一个儿子。到了童老爷,十二房妻妾,却没有一房是生蛋的母鸡。童老爷因为有钱,几乎每年都要买进一个女子为妾。但不管他有多少个女人,最终却没有一个生下儿子的。从童老爷的父亲死后,这童家大院,除了管家和几个外围做粗活的家丁,加上丫头们,几乎全是女人。

    但童老爷依旧年年生意出暴利,依旧年年娶妾。

    慢慢地,童家大院越发显得小了,女人几乎都住不下了。周围的人都传言,童老爷的妾,比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童老爷决定扩大童家大院。

    童家在镇中心,四周都住着童姓的人。大院周围的空地有限,想要往外扩,就必须赶走其他的人家。镇上童姓的人家,几乎没有不欠童老爷钱的,镇上人的生活、生存,几乎都依附在童老爷的各项生意上。就算是不做生意的,不是给童老爷做家丁丫头,就是依靠卖给童家柴米油盐等物以谋取生活费用。

    如此,童老爷想出了主意,开始逼催各家的欠债,同时也不再买镇上生意人的东西,而是转向邻镇或县城购买生活所需之物。镇上其他的童姓人,架不住童老爷的这番折腾,有的把自己的房屋抵了债,有的被逼迁往他乡。不出一年,整个镇上的房屋,全归了童家。

    童老爷花钱重新建造房屋、花园,配上好听的名字,并分配给他的各个妻妾,俨然过起了皇帝般的生活。所以,童家大院,听起来让人以为是个院子,其实,是个镇子。童老爷后来又买了个女戏班回来,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

    人们都传言,童家因为女人太多,yīn气过重,所以童老爷必然生不出儿子,而童家也会盛极而衰。

    这个传言,有一半倒是真的实现了。

    童家女人这么多,难免有些鸡鸣狗盗之事。童老爷的妾们,有的xìng情张扬,难免招蜂引蝶。奇怪的是,童老爷不生,但只要哪个妾一沾外边的男人,就会怀上,而不管怎么样,生下来的,都必然是女儿。加之家丁丫鬟们多,也有些经童老爷的许配成了亲的,但只要是在童家,此后怀孕生下的,必定是女儿。

    童老爷对此事倒是看得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照样娶妾,照样赚钱。但也因为这样,童家的各种传闻不断,不仅仅有关于情色的传闻,还有些鬼鬼怪怪的传闻。

    有一年,童老爷的第五房太太死了,家丁根据童老爷的指示,把五太太葬在镇子后面的山上。镇子后面连绵不断的大山最近处的几座,已经被童老爷买下了,其中一座,就用于安葬童家死去的女人。

    当时去埋葬五太太的家丁们都亲眼看见五太太被下葬。但就在当天晚上,有几个家丁,看见从山上下来过一个女人,穿着五太太下葬时穿的衣服,头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