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 章(第1/4页)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法力的,可是衣服却如此轻易地被偷走,而且没有衣服就无法飞走,这样的设定似乎也逊了点,古代概念里的仙女,哪一个不是直接飞天的?那么,让女xìng读者们喜闻乐见的解读也有可能是这样的:仙女们过腻了天上的生活,想到人间来度假,她们看上了某个帅哥,就把羽衣挂在那儿,等着人家来偷,然后说着类似“没有衣服我无法飞走,而且被你偷看到胴体,只好当你的妻子了”的台词和男子回家,当她觉得又过腻的时候,就想办法把羽衣找出来,绝情地回到了天上,而划算的是,她在人间度假十年,天上也就是一顿饭的时间呢!

    在此,再提出一个接近《搜神记》原作的想法,其实男主角碰到的不是什么仙女,而是妖怪鸟人啊!在金平县壮族有这样的传说:他们的祖先偷了羽衣,和鸟人姑娘结婚,繁衍了后代,这是从壮族的鸟类崇拜衍生出来的神话故事,古人都崇拜可以飞的生物,这是可以理解的,鸟如果被拔了毛,就不能飞了,所以,将女主角理解为鸟人,而不是仙女,似乎更加合理。

    《酉阳杂俎》说,夜行游女,又名天帝女,钓星,昼伏夜出,披上羽毛就化为飞鸟,脱下羽衣就是美女,喜欢偷别人的孩子,据说是因生产而死的fù人所化的。日本也有这样的妖怪,叫姑获鸟,日本恐怖悬疑小说家京极夏彦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就是《姑获鸟之夏》,后来还改编成连续剧。日本传说曾有一位夜行游女专门偷别人的孩子,可是有一天,她的孩子也被偷走了,为此她伤心不已,后因被神明指点顿悟而成为送子之神。有趣的是,这个神社的神像,头发不断长长,而信众将神像的碎发带回,很快就能怀上孩子,据说还很灵验。

    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邑人宋大贤以正道自处,尝宿亭楼,夜坐鼓琴,不设兵仗,至夜半时,忽有鬼来登梯,与大贤语,聍目,磋齿,形貌可恶。大贤鼓琴如故。鬼乃去。于市中取死人头来,还语大贤曰:“宁可少睡耶?”因以死人头投大贤前。大贤曰:“甚佳!我暮卧无枕,正yù得此。”鬼复去。良久乃还,曰:“宁可共手搏耶?”大贤曰:“善!”语未竟,鬼在前,大贤便逆捉其腰。鬼但急言死。大贤遂杀之。明日视之,乃老狐也。自是亭舍更无妖怪。

    荒郊野外,夜半亭楼,一位公子却在这雾色凄迷中弹琴,却不知是为自己壮胆,还是弹给鬼听?正如传闻,鬼来了,长得丑不说,还凶巴巴的。大贤公子不理他,鬼便丢来一个死人头,大贤淡定地说:“太好了,我睡觉正缺个枕头!”鬼不甘心失败,不知是不是去找了别的鬼商量怎么吓他,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吆喝一声“敢不敢来跟我干一架?”大贤痛快答应,一出手就照他腰揽去,鬼大喊一声“死!”就败下阵来,原来却是一只老狐狸,于是这里再也没有妖怪来吓人了。

    人胜鬼的故事在志怪小说里并不多见,因此总是令人印象深刻,故事里,鬼怪总是以各种恐怖幻象吓人,而主角大多正气凛然,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唐朝志怪中一位住在鬼屋的定州刺史郑宏之就说:“行正直,何惧妖鬼?吾xìng强御,终不可移。”多么淡定无畏的气魄啊!要知道被魏晋时代列入文人耍酷指南的第一项就是淡定,《世说新语》里特地扩了一篇专门说这个,比如某某大学士在写字,突然一个雷劈下来,把他衣服都烧坏了,他屁股也不挪一下,这样的淡定无疑被世人盛赞。

    后期人斗鬼的故事里还添加了许多通过坑蒙拐骗把鬼害得惨兮兮的元素,最有名的当推《宋定伯捉鬼》,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宋定伯不但捉鬼到集市上去卖,还吃了很多鬼变的畜生,有鸡,有羊……看来老百姓在推崇邪不胜正,打败恐惧的同时,也不忘了要大撮一顿啊!这还真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的情节啊!

    此类故事的逻辑便是:遭遇重口味,你要比它更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