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看罢西游不成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唐僧有法力吗?这仿佛是个怪怪的问题。是呀,谁听说过面瓜一样的唐僧有法力?唐僧见了妖怪除了束手就擒,哭鼻子,就只有等着别人来救了。在取经队伍中若论降妖捉怪的法力,不用说孙猴儿、猪八戒、沙和尚,就连一路上沉闷无语的白龙马都比唐僧高明无穷多倍。可是,孙猴子他们上天入地一通儿忙活的惟一目的不就是保护这个连俗人看起来都有点窝囊的唐三藏吗?尽管出尽了风头的猴头在人间的崇拜者数量远远超过了师父唐僧,可无论孙悟空再怎么有本事,在取经队伍中的位置也终究只能是个最佳配角。正像沙和尚所说的:"自来没有个'孙行者取经'之说"。没有唐僧就不可能有取经的故事,也就没有《西游记》这部小说了。

    如果仅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所谓"庸才领导天才"那未免有些太简单了。《西游记》里众多的妖精啦、神仙啦、菩萨啦,倒都不是唐僧的徒弟,可他们不也都是在围着唐僧这个凡夫俗子团团乱转,忙得不亦乐乎吗?妖精们是想方设法要吃唐僧ròu或摄取唐僧的元阳;神仙们则是明里暗里的保护唐僧既要经历磨难锻炼身心又不至于真的伤筋动骨。唐僧究竟有什么力量可以吸引众多的神仙、妖精前呼后拥呢?

    让我们先借用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重心。物理学讲:所谓重心就是一个系统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那么,在《西游记》的系统里,这位ròu眼凡胎的唐三藏恰恰正是承受和平衡大千世界各种力量合力的那个点。不是吗?他是如来佛祖的第二大弟子金蝉子转世,由观音菩萨亲自引送投胎,与佛的世界血脉相连;他是东土大唐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的外孙子,文渊殿大学士、状元陈光蕊的儿子,在人间有着显赫的出身,可谓根正苗红,血统高贵;他的爸爸陈光蕊和老龙王有着过命的jiāo情在洪江口陈光蕊救过老龙王的命,龙王也还了陈光蕊一条命,说起来唐僧与龙王可以算得上是世jiāo了;同时,又因为主持"水陆大会",唐僧与地府天宫还产生了某种微妙的联系。不仅如此,十世修行的唐僧还拥有着一身吃上一口就可以长生不老的唐僧ròu和获取一滴就可以得道成仙的元阳,因此唐僧成为各路妖精疯狂追逐的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此错综复杂的《西游记》世界,竟然被唐僧这样一个小小的凡人联系起来了。平凡与神奇,无能与尊贵就这样不可思议地融合在一起。看来要平衡神界、仙界、人界、佛界、魔界上上下下各界的关系非唐僧莫属,自然,要完成求取真经拯救东土的大任也非唐僧莫属。所以,支撑起这个由各路神仙、菩萨、妖精、帝王所组成的世界的重心,恰恰只能是ròu眼凡胎的唐三藏。

    唐僧是取经队伍的重心;唐僧是神魔世界的重心;唐僧是整部《西游记》的重心!认识到这一点,《西游记》的很多疑团立即迎刃而解。

    不是常常有人疑惑,唐僧这个在取经路上除了哭鼻子就没有任何作为,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的家伙,为什么有那么多神仙心甘情愿鞍前马后地伺候着他,那么多妖怪抓耳挠心地惦记着他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重心完全可以是空的,甚至有时候必须是空的。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皮球的重心在球心,一个铁环的重心在圆心,但是他们重心的那个点却都是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尽管这个点上什么都没有,但这个点又恰恰就是支撑起这个物体的关键所在。就像唐太宗送给唐僧的那个紫金钵盂一样,正因为它中间是空的,所以才能用它一路上盛水、盛饭,保活命。同样,唐僧完全可以什么本事都不会,甚至必须什么本事都不会,这才更能反映出他的法力高深。唐僧除了一个稀罕的ròu身之外什么能耐也没有,而且就连这惟一有价值的ròu身最终也抛弃在凌云渡的河水里了。他本来就是空的,连没有底的船都可以载得动他。他仅仅代表着一种专一的信念,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