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6章 意外(第1/3页)  痞极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史载:隆庆六年六月庚午,罢大学士高拱,司礼监冯保等传奉皇后懿旨c皇贵妃令旨c皇帝圣旨传与内阁府部等衙门官员。同日,辅臣陆准固辞顾命。壬申,从辅臣张居正所请,准大学士高拱驰驿乡里。丁丑,大学士高仪病重,皇帝遣中官视疾并赐食物,仪谢,寻卒。

    自此,隆庆皇帝为万历小皇帝留下的四位顾命大臣四去其三。其中,高拱是刚愎自用,再加上对手的政治圈套而不得不去。高仪是高拱去后寝食难安,忧惧吐血,不日病卒。陆准是自己急流勇退,甘心让权。其造成的结果,当然就是张居正荣登内阁首辅的宝座,一路登顶,一时间威望无两。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你这步急流勇退我是真的看好。如此一来,你看似是置身事外了,实际上,却获得了更大的腾挪空间。”冯谦对于陆准的这一步棋,如此评判道,“那么接下来,你是打算继续让子呢,还是”

    陆准笑道:“当年杨新都杨廷和是如何被整倒的,你还记得?”

    “你是说,世庙初登大宝的时候,跟杨新都斗法?”冯谦想起了这件事情,顿时类比起了如今,“当年杨新都可谓是如日中天,满朝之中尽是其心腹党羽。新君由外藩入继大统,得位不正,是为第一大隐患。而朝中绝无援手,则是为第二大隐患。但杨新都没有想到的是”

    陆准接话道:“他朝中固然得意,肆意排挤异己之徒。但朝廷之外,却处处皆为政敌!一旦天子登高一呼,则在野的政敌们纷纷影从,杨新都就是被这股子来自于朝廷之外的力量,一举击倒的。以史为鉴,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指明方向吗?”

    “那你可要抓住这次机会!”冯谦指点道,“隆庆元年,奉命考察京官二年朝觐考察外官三年遵例考察京官四年奉命考察言官五年又朝觐考察外官,是六年五考,划除殆尽。眼看着又要京察了,如果你想要下闲棋c烧冷灶,这就是个机会!”

    “嗯,我倒是觉得,不需要着急。”陆准说着,解释道,“你看啊,这次京察到底是冲着什么去的,简直不用再清楚了。我即便是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听,也知道这一次被赶出京城的都是些什么人。无非就是高新郑的党羽嘛!这些人没有了靠山,惶惶不可终日,想要收买c拉拢,那都是极容易的。”

    “反正你要先下手为强,切莫让别人抢了先。”

    “安心吧,我的冯先生!”陆准调侃道,“真当他们一个个的都是香饽饽?人人都抢着的?就他们那样的家伙,我不要也没有人要了!高新郑这一走,这辈子都回不来!他们要是静等着高新郑回列朝班,那才是想瞎了心呢!我倒是有事情必须得现在就做!”

    “哦?是什么?”冯谦挑眉问道。

    陆准苦笑一声,自嘲道:“我是个小人,是个弄臣,说文词儿叫佞幸!还能干嘛?琢磨着怎么邀宠呗!”

    当日,陆准即请冯谦代为捉刀,拟定了一份奏章,匆匆交付内阁,并传话请元辅务必召集内阁议一议。实际上,说是内阁,就两个人,一个是元辅张居正,一个是刚刚被张居正推荐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补位的次辅吕调阳。

    吕调阳此人是嘉靖二十九年的榜眼,才高八斗,历仕嘉靖c隆庆c万历三朝,以廉正闻于朝野。他是个实干派,看出张居正改革的决心,力挺其改革大计,稳重不争,闻名朝野。但在陆准看来,这家伙,历仕三朝,官位只升不降,堪称是官场不倒翁,更为符合的一句话,应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种在朝堂上眼光极为精准独到的人,想被人整倒都是件极为不易的事情。

    陆准的奏章其实根本不需要议,无论是张居正,还是吕调阳,都绝没有在这份奏章上票拟一个不字的可能。甚至二人说不定还埋怨自己,这等事情,怎么自己就没有想到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等哗众取宠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