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9.修文中(第1/3页)  畅游六零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日复一日, 转眼在县城已住了一个月。

    吴家与周围的邻里也彼此熟悉了些,吴家人在县城的生活也渐渐习惯了。

    如今,吴老爹的文书差事也没有什么事儿,千户所也没有让人天天去打卡的规定, 因而, 大部分时间在家里教着子女们念书,练大字, 离回京的日子愈近愈得用功。

    赵氏那个愁啊!当年偷偷藏着的细软也花得差不多了,瞧这院子就那么一点儿地,想种菜也不成,只能种点葱啊, 会爬瓜果啊!在县城里的开支比百户所费多了。

    指望着吴老爹与郁东那点儿俸禄过日子, 那真不成。

    以前在京城,还有自家的铺子庄子, 时不时得了侯府补贴。

    不知新皇何时才能想起他们, 不知郁生在京城还好不?他们的身份没变, 不能开铺子, 只出不进,有些心慌!就算回京,那京城米更贵。

    日子就这样子又过了三个月,让他们回京的消息终于到了西北!

    狂风暴雨虽然厉害,但是到傍晚时分便停了, 甚至连太阳都钻出云层, 给整个京城撒上一片金色。吴招儿立在京城的园子里, 眯着凤眼望向漂亮得惊人的夕阳,菱形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吴家在西北地界儿,收到新皇的旨意,前前后后花了近二十多天,才回到了京城。

    说起来,新皇对吴家着实不坏,归还了侯府,把之前的爵位给了郁生,听说吴家嫡系在三千里之外的不毛之地,死了不少人,而当时的侯爷与世子皆被先皇斩首,如今能回在京城也只有几个歪瓜裂枣,哪能比郁生得新皇的青睐!

    吴招儿家之前那三进院子也还回来了,家里的庄子铺子也得了其它更好的庄子铺子为补偿,只好不坏,赵氏很是欢喜。

    吴老爹回到了‘博文馆’,官复原职。

    吴郁东被新皇看中,成了御前侍卫。

    可,郁南以下几位被吴老爹打包送入了京城有名的望京书院。吴老爹还是那个书呆子,不想儿子走武官,就是郁东也得参加科举,至少得中个举,不然就是没文字,就是文盲,就是丢他的脸面。

    吴郁生,哦,如今是侯爷了,侯爷见此,也将弟弟塞入了书院,明年大家一起考秀才。

    回到京城,赵氏忙着采买仆人,忙着应酬旧识,忙着给吴招儿寻摸婆家,闺女来年就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等不了了!可是,过来提亲的都是什么人啊?不是死了老婆的鳏夫,就是克亲的扫把星。别提了,说起来就伤心!

    吴家人很郁闷,姐姐(闺女)千好万好,可在京城女子普遍十五岁出嫁的风气中,姐姐的市场真不好!唯有用功学习,为姐姐增加外援!娘家条件优越的情况下,那也有人乐意‘女大三,抱金块’吧。

    正是尴尬时,宫中来人了!

    西宫太后懿旨,宣吴招儿进宫陪伴。

    这里得说一下,皇宫有两位太后,西宫太后与东宫太后,西宫太后是皇帝生母,东宫太后是皇帝嫡母,这位嫡母是先帝第三任皇后,只育一女,嫁入了她自己的娘家。

    这位东宫太后,如今已有五十出头了吧。听说,身子不大好,在生下公主之后,还怀过一胎,不过在六个月时小产了,生下一个已成形的男胎,自个儿还伤了根本。之后,再无怀过。

    而如今皇后是东宫太后的嫡亲侄女,皇后已育了嫡长子与嫡长女,另有德贤二妃,各有一女一子,如今皇上有三子三女。别的呢,别的没有了。新皇之前只有一个正妃,两个侧妃,皆是先皇赐婚。

    当年三位贵主皆是同一届的秀女,两个侧妃用粉轿先入了王府,半年后王妃才嫁入王府。不过,新皇是个重嫡庶之人,侧妃一直用着避子汤,在正妃育下一子一女后,之前的皇后c如今东宫太后特意开了口,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