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普吉岛六日游——小费(第2/2页)  笑纳八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旅客在旅行中生病了,喝口热水买个药都是很困难的,有司机主动帮他度过了难关,有心的旅客就会付高得多的小费表示感谢。

    还有一些类似临时工或实习生的岗位,他们在这个过渡的时间中也会属于这种靠小费过日子的人。这种岗位可能是有基本工资的,但比较低。比如刚开始参加导游这个工作的人,要跟着一个资深的导游学习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他会在旅行过程中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比如接机送机之类,帮助旅客处理托运行李中出现的问题等等。对于旅客来说多一分服务,也需要多付一份小费,不过一般也不多。

    同样是靠小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工作,其收入付出比的差异也很大。比如给我们开车的司机连续给我们服务了六天,每人给了100泰铢,合计2000泰铢,平均每天不到400泰铢。划皮划艇的师傅划一次赚100泰铢,耗时半个小时,性价比应该比司机要好一些。开快艇的师傅三个人服务一天,同样是每人100泰铢,平均每人每天700泰铢。特别要说的是酒店送行李的师傅,他们是应该固定挂靠在某个酒店的,一旦有人来入住酒店并带了大件行李,他就用一个载客六七人的小车先把你送到房间,随后再把行李给你送到房间,车程2分钟,小费为20泰铢。我们这20人目测是两辆车服务的,每人得100泰铢,前后半小时,报酬与皮划艇师傅持平。酒店打扫卫生的人如果按一人负责30个房间来算,需要大半天时间得600泰铢。可以看出,这些工作需要的技能和体力c工作环境c收入水平等各有差异,应该也是存在激烈的竞争。

    从上面几点可以看出,小费文化是一种新的消费框架,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切割劳资双方收入的作用,资方通过合理的运营提高资本收入,劳方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自己收入,也就是自己为自己负责。当然上面这些只是我看到和想到的事情,实际情况应该更复杂。我比较好奇的是:“小费文化是好还是坏呢?”。就我入住酒店的情况来说,我的感受是涉嫌强制消费,因为我们就一个行李箱,走路也只需要5分钟以内,上下楼有电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付这个小费。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缺少一个指路牌,告诉我们怎么到达房间。反过来从整体效果来看的话,六天的行程中几乎不需要我们自己搬运行李,包括购物的包装袋,而且去机场后还有人照应好方方面面,给人一种份外的温暖,而我们只不过就支付了总共250泰铢左右(相当于50元),特别是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因此,我认为小费文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关键在于小费文化所在地的社会风气和提供服务的具体个人的个人素质。在这样的文化下,如果有人给予了你额外的服务,你除了口头表达之外,支付更多的小费就会显得更加真诚,这也算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表达方式吧。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小费并不总是代表你对为你提供服务的人员工作的肯定。在日本,如果你支付小费给服务生,他会认为你对他的服务不满意,你想通过支付小费表达让他提高服务水平的希望。总的来说,我认为小费是略带负面的收入,也不知道在小费文化盛行了很多年的欧美,他们内心是怎样看待小费的。我设想了一个画面,假如你正在听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演讲,演讲结束后,你冲到盖茨的面前付给他一美元,感谢他为你带来很棒的演讲。盖茨会有什么反应?会愉快的接受下来,向你微笑并表示感谢吗?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