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遭遇尴尬(第1/3页)  诸北珍珠始家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喜富带着朱均林走进储藏间。

    储藏间塞满了甏甏罐罐,一只长二米c宽一米三四的谷橱放置在横墙与直墙的转角处,直墙上开有一扇窗户,本应装玻璃的木框上却粘着用育秧用过的尼龙膜,一股凉嗖嗖的晚风透过尼龙膜上的小洞吹了进来,吹得悬挂梁上那只发红而暗淡的灯泡摇晃起来。

    何喜富打开窗门,用一块纸板挡在外面,试图阻挡晚风的从这些小孔中吹进来。

    朱均林过来帮忙,他边动手边提醒何喜富:“像你这样在村子边沿的房屋,窗户该做个玻璃门或者干脆装上木门,那样的话就安全多了。”

    “早就想装个玻璃了,可是凭票供应的搞不到,黑市的又买不起,慢慢来吧,反正如我这样的家庭也没有什么好偷的。”何喜富一脸尴尬。

    朱均林脱下外套,坐到谷橱边沿若有所思。

    一会儿,他盯着何喜富提出了一联串问题:“白塔湖畔究竟有多少水面?属于国家渔场的有多少?属于生产队集体的有多少?管理怎么样?河蚌多不多?平时河蚌作啥用?”

    何喜富回答得头头是道:“仅西江一带有水面就有三四千亩,河蚌到处都是,平时只作喂猪辅助饲料。”

    “都作饲料?那些大队干部也不动动脑筋,为集体c为农户多变化一点钱出来!”

    “有的大队干部,比如刚刚我们去的上莲湾大队c还有湖上大队的大队干部比较会在水面上动脑筋,但动来动去都跳不出养鱼c种耦c养猪饲料的圈子。有的大队干部,比如湖下c中央湖的大队干部,政治觉悟比较高,讲究的是‘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朱均林又低头沉思。他想,眼前这位何喜富看起来略显文弱,但从刚才找上莲湾副业队长谈话,和眼前对自己所提问题对答如流的情况看,对各大队的基本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人际关系是比较密切的,活动能力也是比较强的。

    在外包塘捞蚌,朱均林所在副业队在不只是这里一次,并且在这方面专门制订了投资政策。按这个政策规定,朱均林有权在外聘用包塘养捞联络人c并按大队规定支付相应报酬,有权在外租用住宿及管理用房。

    虽然这次来诸北洽谈包塘养蚌之事是何喜富去信邀请过来的,但对于何喜富有没有这个能力担当这方面的联络人,初来乍到的朱均林心中无数,所以想率先考察一番。

    通过刚才有意试探,朱均林看得出,何喜富在当地确有一定活动能力,这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这次合作成功,老弟你只要有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我保证你的家庭在今年年底就能改头换面。”

    这对何喜富一家来说,当然是雪中送炭。但眼下何喜富的不仅仅只是这一点,他想了解养蚌育珠的全套技术,梦想的是在这里也能发展起养蚌育珠的产业。

    因此,当听说江苏方面对在外包塘养蚌管理人员有这么高投入时,就绕有兴趣地打听起河蚌的利用阶值:“一只河蚌能养几粒珍珠?一斤珍珠能换多少钱?河蚌育珠到底难不难?”

    朱均林见何喜富把话题扯远了,就连忙制止说:“何老弟,这些不是你现在考虑的问题,当下你的任务就是帮助把上莲湾大队的水面包下来,帮我打通这里的人脉,一旦包塘成功,还得帮我并租用一处既便于管理又可用于今后收购河蚌的房屋和场地。”

    机会就在这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何喜富紧很快接过朱均林的话题说:“朱大哥,这房屋和场地你还要我帮你动脑筋吗?我这里不是很好呀!你看看这里离上莲湾大队又这么近,便于今后对蚌塘的管理,还有我房屋的前面有这么一个道地,今后收蚌什么的又方便得很呢!”

    朱均林毕竟是在外跑得多,听听何喜富越说越激动,就连忙出言提醒:“老弟呀,一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