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 百狮楼(第1/3页)  大唐余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太医署在很快就被训练有素的禁军们封锁了起来。

    一名身着红衣的堂禄大夫领着三名小太监走了进来。“不知楚王爷在哪,杂家听说王爷纳了楚王妃,皇上特命我前来说道说道。未知这王妃到底是在哪呢,怎的不带出来让杂家瞧上两眼。”还没进门,宋公公雌雄难辨的嗓门就传进了房内。

    李景迁柔声安抚住有些激动的桐梧,笑道,“姑娘先稍安勿躁,容本王先出去看看情况。”说着,带着黎佑兵转身就走。他也听出了这是宫中正炽手可热的宋堂禄的声音。

    说起这宋堂禄,也有个很文艺的名字,宋鹤卿。原来是当朝内务总管杨秀白的侄儿子,投奔之后净身入宫,也是从小太监做起。靠着机智灵活以及杨秀白的暗中栽培,宋鹤卿慢慢也是在内宫中积累了不小的名望。

    当朝有个特点,那就是从杨吴到南唐,每一任皇帝都极为信任宦官,因为宦官都是不完整的男人,膝下无子,一颗心也就完全挂在皇室成员身上,这也就导致了宦官势力的急剧膨胀。

    特别是在中央直接控制的禁军中,都会在武将统领下设中郎将。这些又称黄门中郎将的闲职,全部都由宫中炙手可热的宦官们担任,其中内务府总管杨秀白甚至单独执掌了一只皇帝亲军。

    这也是很多没有闯出名声的人愿意净身入宫。只要站好队,找好靠山,人机灵点,自然有熬出头的时候。而宋鹤卿也是这样,书生满腹经纶难以中举,只能去寻干爹混口饭吃。树挪死人挪活,这宋鹤卿也许是天生的宦官,眼光之精准,一眼就相中了还未有成就的李璟,去到了李璟府上从小宦官一路升到东宫内务总管。这下李璟登基,只怕是宋鹤卿又要上一个台阶了。

    虽说自己干爹是如今的皇宫内务府总管,堂堂的宦官首领。可这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先帝已死的情况下,杨秀白还能站多久?宋鹤卿自己心里也是有些不同的小九九。已经提升到玉玲军中郎将的宋堂禄也算是借着东风在宫中一路疾驰,而这东风是谁,自然就是即将登基的齐王李璟。

    而这李璟如今宫里宫外最大的问题与对手,自然就是这个受伤隐居太医署的白衣楚王李景迁。所以在一听到李景迁已然纳妃,且这王妃身手极为不凡的消息后,宋堂禄赶忙禀告了已经被先帝治丧之事弄的焦头烂额的李璟,后者很感兴趣,也好奇这二弟怎么就不声不响的寻了王妃。

    好嘛,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就点齐人马冲向太医署。这才有前面出现的事。

    李景迁面无表情的站在太医署大堂外,身后也就仅仅站着黎佑兵一人。两人就这么站在那里,也不说话,安静的看着在门口瞎嚷嚷的宋堂禄。

    “呦,见过王爷了。”最近春风得意的宋鹤卿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放肆的笑容充斥着一张白的让人瘆得慌的脸上。见到二人安安稳稳的站在堂外等着,又笑着道,“王爷在宫外被刺伤了,可把杂家给担心的哦。还一直跟皇上建议,说宫中安全,怎么不把王爷叫进宫里来住,兄弟两人也算有个照应。”

    “不过,王爷的身体也是真的不错。当时送进太医署恨不得就奄奄一息了,这才几天,就又生龙活虎的站起来了。也算是不负皇上的担心吧。”宋鹤卿也是一面打量着气色不错的李景迁,一面环顾着四周,笑着说道。“怎么不见王妃出来啊,这皇上就在后面,片刻就到。王爷你也真是,选妃这么大的事,怎么就没有风声透露出来。弄得皇上还一直担心着自家兄弟也该成家立业了,现在突然传出了王爷已然有妃的消息,这不,皇上就差杂家先前来瞧一瞧。”

    “王妃身体不好,需要静养。这不是本王离开王府后怕府中侍从们不会做事,就让黎总管带着王妃进宫中来修养身体。再者说,本王也在宫中,相互间也能有个照应嘛。”李景迁察觉到了宋堂禄的怀疑,嘴角拉起一个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