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章 3.40 文艺复兴之光(第1/3页)  镜幻之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阙空记得,阿尔诺芬尼先生好像是美第奇家族在布鲁日的代言人。按年龄看,他应当与皮耶罗·美第奇属于同代,说不定认识。借着洛伦佐的关系,他独自去拜访了皮耶罗·美第奇。老爷子说他依稀记得有这么个人,叫乔万尼·尼克朗·阿尔诺芬尼,也是卢卡商人,职务和姓名都很符合。不过,年龄对不上号,按照皮耶罗的回忆,阿尔诺芬尼先生今年才40来岁,近几年才开始为美第奇家族服务,而30年前不过是10多岁的少年。

    即便阿尔诺芬尼先生小小年纪娶了妻子,但照片上的他怎么看也不像是10来岁的少年。

    皮耶罗虽然痛风不能动荡,但脑筋还是很清楚的,应该不会有错。阙空只好谢过了皮耶罗。临走时,向皮耶罗请求道,如果有机会让他见一见这位阿尔诺芬尼先生。

    皮耶罗自然有几分好奇,他为何如此执着于寻找阿尔诺芬尼先生。于是,阙空解释道:“我仰慕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先生已久,可听说他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后来我打听到,凡·艾克先生为阿尔诺芬尼夫妇画过肖像,是他的好友。所以想通过认识他,了解一些凡·艾克先生的生平往事。”这话基本解释得通,皮耶罗自己也喜欢艺术作品,所以能理解阙空的心情,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

    教堂顶部的用材量大,多是要从其他地方调配过来。韦罗基奥认为可以先钻研一下搬运的工具,或许还能加速材料的运输。萨恩一下变得很忙,除了要复原那些符合这个时代认知范围的机器,好像还在捣鼓些其他的事情。

    阙空和喻语也在一起忙机器的事。期间,他们还以了解工程的名义,去探访一些著名学者和艺术家的踪迹,比如设计制作了天堂之门,同时也参加过百花大教堂建筑设计的吉贝尔蒂。

    吉尔贝蒂已经去世;他是布鲁内莱斯基终生的劲敌,如果给他的创作生涯做个注脚,大可用《三国志》里的“既生瑜何生亮”。当初在竞选洗礼堂大门青铜浮雕的项目上,吉贝尔蒂与布鲁内莱斯基双双进入了最后角逐。很难说他们当时的参赛作品孰优孰劣,只是吉贝尔蒂以他谦逊好问的态度,征询了评委们的意见对自己的参赛作品做了多次修改,因此而胜过了桀骜不驯的布鲁内莱斯基,赢得了这个项目。可惜祸兮福兮,他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被后人誉为“天堂之门”的项目。当然这跟他的惰性可能有点关系。而他的对手因为精于研究古典智慧,而获得了其他一些更大的项目。

    有些艺术史家不大喜欢吉贝尔蒂。阙空在探访他的故人时,发现许多人会他处事圆滑。有趣的是,吉贝尔蒂的侄儿纳博科索奥参与过教堂的建造,见过布鲁内莱斯基的机器,还画下了一些相对简单的机械图纸,复原他叔父劲敌的设计。这些图稿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完成了一些原有机器的组装。

    此外的闲暇时光,阙空和喻语喜欢跑去听韦罗基奥给学生们讲课。难得来了佛罗伦萨,还是在这伟人辈出的时期,自然要去听一听先贤的教诲。

    身为老师,韦罗基奥还是很优秀了,在他的指导下确实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艺术家,他的课堂很有意思,小学课本里曾有过一篇课文,讲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不知道里面的老师是不是韦罗基奥。

    前些天,韦罗基奥讲了当时最前卫的透视原理。单点透视在今天看来可能已经司空见惯,但在那个时代可是惊人的发现。早在他们这个时代之前,乔托利用透视法画了许多壁画,其视觉冲击,不亚于今人第一次看3d电影。因为实在是太震撼了,画里的空间,仿佛可以走进去一般。

    前面提到的尼德兰艺术家是通过精细的描摹来达到写实和逼真的效果;而被艺术史家瓦萨里自诩为文艺复兴中心的佛罗伦萨,则是依靠精密的计算和科学研究来恢复古希腊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