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八章:逮了个正着(第1/2页)  砺游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呆熊脚踏祥云停留在半空,苦恼却不知要往何处寻找,就在普陀山上空盘旋寻找蟠桃的行踪,抱怨道:“菩萨怎不将这泼毛神领去天籁,成日价无所事事朝天捣乱。老熊这可成了管家,这让老熊往何处找寻那祸根。”

    在普陀山的上空兜圈盘旋,还是没能查找到蟠桃的踪迹,提起云头就撞见观世音菩萨的元神趺坐在上空。

    呆熊吃惊一跳,双掌合一躬身疑问道:“观世音菩萨不是与二位龙女前往天籁,怎会在此?”

    观世音菩萨叹气摇头,见呆熊一直是在普陀山没头没脑的转悠,却寻不到蟠桃溜走的方向,摇摇头道:“折回普陀山,就是要瞧瞧蟠桃这些时日,究竟是何甚么妖魔鬼怪在一起,将其揪出来,免得祸坏了蟠桃的心智。”

    呆熊憨笑道:“原来观世音菩萨早已知晓其中的端倪,小神昨日就是起了疑心,但心中任有些疑惑,就想查明真相,再告知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摇头道:“你还是且回普陀山履行守山神的职务。”

    呆熊告退,驾回到普陀山。

    观世音菩萨已知晓蟠桃行去的轨迹,回到真身,与双子龙女一同驾云而去。

    蟠桃到了衢山岛与三位孩童一起坐在桌案,听老师讲学授道。却不知道身旁这三位孩童就是福禄寿三星所变,而眼前这位老师却是太上老君所变。时不时与三位孩童在桌案旁弄一些小玩闹,有时被老师发现,就会遭受一些小惩罚,趣味相投就一起分担,变得感情越来越好。

    台上老君摇头晃脑在朗读书经大要,瞧见底下四个孩童不太专心,就想到了一招考问蟠桃对书经的理解到底有多少,对道法了解多深,朝福禄寿三星挤眉弄眼。

    太上老君道:“佛经云;‘凡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二亲,二亲嘴上之神也。’”

    禄星公道:“要知亲恩,看你二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福星公道:“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寿星公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

    蟠桃接腔道:“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又疑问道:“老师,学生还有一事不明哩。”

    太上老君道:“是何事不明。”

    蟠桃问道:“佛尊为何要让人跪拜祷告,为何要将瓜果奉上香案,手持束香跪地祈祷。”

    太上老君道:“拜佛之人,拜的不是真佛;是为了寻求一丝寄托,是消灾求福驱邪减罪,心生歹念与贪婪者居多。为何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说的就是一群有祸难,有病灾,有需求的人居多,之所以拜之,求之;祛除恶,求安也。”

    蟠桃道:“敢情是这般,那三宝殿岂不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太上老君道:“佛至始至终,从未说你们要过来拜佛,才能表以众生虔诚。多则是众生心有所求,寄托诸佛,求得心安多福,心想事成。”

    蟠桃道:“等于是自私自利的人居多。”

    太上老君道:“释识善恶,老授道德,儒教八端。”福禄寿三星托腮笑融融瞅看蟠桃提问太上老君,是想让蟠桃明白,不单单只有佛学能够普渡众生,还有道儒也可以教化众生,看明道德,学懂八端。就是想让蟠桃知道,如今这人世道德不分,儒学不谙,就是世人过于敬仰佛尊,使得人世过度愚昧敬仰,导致人世过于盲目崇拜,屠杀生灵的犄角雕琢佛坠。如今看似蟠桃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是想让蟠桃学得道儒感化众生。

    太上老君掐指一算,抚须笑一笑,使瞌睡虫的法术,吹入蟠桃的鼻子,昏昏沉沉趴在桌案睡去。福禄寿三星不解其意,注视着太上老君。

    福禄寿三星问道:“老君,这是何意?”

    太上老君笑道:“老道掐指一算有‘就里’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