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风声鹤唳(二)(第1/3页)  飞天之娇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十年前,洛阳白云山,山势雄奇,林木苍郁,正值兰秋之季,夜深人静,露水微凉,山脚下的一个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接生婆忙了一天一宿,总算让这磨死人小祖宗呱呱坠地,谁知这孩子不情不愿的千呼万唤始出来,一落地就直接放声大哭震天动地,家里的婆子佣人使出全身解数也不见消停,一个个只差求神拜佛磕头敬香。

    孩子的母亲本来就体质虚弱,一番折腾后精疲力尽,恍惚欲眠,又被孩子的哭声惊醒,强撑起来要哄,眼见那一张皱巴巴的小脸涨得通红,哭得声嘶力竭,心疼不已,不禁抹起眼泪。一双大手忽然伸出来,将孩子接了过去,紧紧抱在怀里,又腾出一只手来理理她汗湿的鬓角,轻轻搂着她的肩膀道,“你歇息吧,我来照看。”她看着那人一脸初为人父的喜不自胜,抱着那一小团肉手足无措又佯装镇定,不由莞尔,不知怎的反而渐渐安心下来,不一会儿就沉沉睡去。

    那人把着她的脉,端详了一会儿,她睡颜宁静安详,但时不时被孩子哭声扰得蹙眉。他瞧着心下不耐烦起来,这小东西非要捡个炎炎酷暑半夜三更魔头出世,把全家上下折腾的人仰马翻昏昏欲绝,自己倒是精神百倍毫不愧疚,还嚎的理直气壮干上云霄。他耐着性子温言软语的哄了半天也不见效,心下烦躁,索性随手披了件大氅,把那孩子严严实实的裹在衣服里,径自上白云山去了。

    一路上深山寂寂,清风明月,古木参天,苍松怪石,怀中的孩子哭声渐消,呼吸平稳,他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仗着绝顶轻功,流星赶月般直奔第一峰玉皇顶而去,一个多时辰便到了峰顶,正好赶上日出,千峰凝翠,万峦吐霞,他远观那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势不可挡,生机勃勃,绚烂之极,心中万念奔腾,纷至沓来。

    这时怀中似有异动,他低头一看,只见那小小婴儿不知何时已经睁开眼睛,目如悬珠,熟悉异常,一大一小俯仰对视,那孩子如花般的小嘴唇微微上翘,仿若嫣然一笑。他心中一动,想起那句“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卿云歌》”那个霞光笼罩,孤峰绝顶的清晨,他为那孩子起名风云。

    一年之后,轩辕山庄的一个夏日,一大清早庄内上上下下喜气洋洋,几个仆佣在院子里铺了张大红毡子,摆上笔墨纸砚和算盘书籍,年轻的夫人又加上勺子,尺子和绣线,甚至把自己细心养育的一盆折鹤兰也搬了出来,打量半天,确定一切安顿妥当后,她方才笑容可掬的从屋里抱出一个粉雕玉琢,白白胖胖的娃娃来,小心翼翼在放在毡子上,全家老小围在毡子旁边,屏息凝神的盯着那一岁孩子,看那漾着酒窝的小手先抓哪一样东西。

    那宝宝被人众星捧月般的围着,也颇为淡定,撅起小屁股东瞧瞧西看看。先瞅瞅离得最近的绣线尺子,不屑的瘪瘪嘴,接着凑近那盆吊兰闻闻,又迅速把头一偏,似是非常不满。母亲见此略显落寞,看着那坐在地上皱着眉头煞有介事的小人儿,又转头去看身边杵着的夫君,那人自从她把自己精心搜集的匕首弓箭都排除在外后就闷闷不乐,郁结神情与孩子毫无二致,她瞧着头就疼起来,怎么一个个的整天都不让人省心,好端端的非要舞枪弄剑干什么?

    这时孩子慢慢向一本《黄帝内经》爬了过去,小手刚要摸上书皮,忽然看到一旁身材颀长的青衣男子,一双乌黑眼睛瞬间更亮了几分,摇摇晃晃的立起来,努力举起藕节一般的小胳膊,甜甜的笑起来,脆生生叫道:“爹爹!”

    那人立马心头一软,长腿一迈,直接抱起孩子放在怀里,不料这小祖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屁股还没坐稳就伸手去扯他腰间的剑,他怕利刃血气对孩子不利,就一手按住孩子一手握住剑鞘往下一拉,谁知一岁的孩子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紧紧攥住剑柄不放,死不松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