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女儿应该娇(第1/2页)  错嫁权臣:倾国聘红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名郡主本来以为上官知眼高于顶,只有她的美貌恰是他的良药。这样的人不动情也就罢了,一旦动情,拿他到手不难。略施恩惠,就能让上官知乖乖听命。

    而现在看来,上官知绝情冷性,没有对她动心。

    她专注的想着,董先生专注的气着。

    中宫娘娘老蚌怀珠,益王府趁此机会押大小,运气不错,押中了大。又刚巧有没有定亲的一男一女,益王府可以把女儿送到国舅府上,巩固权势再和国舅谈判增加权势。

    但是到今天呢,这点儿优势已消耗殆尽。

    中宫嫡子已经落地,性别已无人不知。益王府再做天大的努力,已恢复不了押大的优势,在谈判桌上提苛刻条件的人,将只有上官国舅。

    益王府不答应?那郡主不嫁好了。

    押大小的优势就那么强吗?

    嫡子没有落地时向国舅靠拢,说明益王府眼里有国舅。嫡子落地,中宫嫡子具有无限优越,这个时候向国舅靠拢,眼里有还没封太子的小殿下可能性为高。

    国舅要是呆,才能乐呵呵的道:“啊,你们都是仰慕我的。”他有这样的呆,也坐不稳如今的位置。

    让大名郡主一折腾,益王府此时在国舅心中的地位,已远不如中宫嫡子没有落地之前。

    这是必然的事情。

    首先郡主你太能惹事,有挑拨官员的嫌疑——从这点上,国舅可以怀疑到益王府。再来不聪明,毁人亲事这种事怎么能公然为之——是不是也能说明益王府不够精明。三呢,国舅说的话不执行。上官知说到皇后娘娘的话,是对大名郡主最有力的责备。

    此时,都看得出来大名郡主的伤痛,虽然不值得同情。还有一句,董先生就没有说。

    他在花匠家里,亲耳听到楚家民女的母亲原话“益中王府”。知道这正确名称的人,存在于两代人前和世家与贵族。

    有好些年,就是圣旨上也写的是益王府,与西宁王c东海王c南疆王有所区分。益王蠢蠢欲动想插手京中,甚至左右皇权,与好些年前圣旨上无意中写错,后来将错就错的这个称呼不无关系。

    这算是楚家民女的娘有来历,还是楚尚书府底蕴丰厚。外省来个民妇,也能知道两代前的旧事。

    董先生不想触大名郡主气怒上的霉头,无关紧要的话退后不说。

    在郡主压抑不住的哭声里,董先生退出房外。“我是郡主,他怎么能这样对我”一声声呜咽还能听到,董先生再摇摇头。

    一直在表白郡主,就像今天面对楚家民女的母亲一样,也说过同样的话。其实呢,不过是郡主对上官知不理会她的伤心。

    当她面对上官知时,她所有的优势一扫而空。她美貌,上官知人才出众。她有身份,上官知不比她差。她在情急之中唯一抱着的,只能是相对爱慕上官知的姑娘们来说,她是郡主,她比别人身份高。

    董先生深深的又是一声叹气,你是郡主在这种时候可没有用啊。还不如不说。

    离夏天的尾声不远,白天仍热,夜晚的月里已不时带出静谧。花在明月下轻展枝条,仿佛享受最后的盛夏时光。人在花香里,随着夜风也不时舒展身心。还有家人的细语,也是最好的放松。

    楚芊眠窝在母亲怀里,由她为自己擦拭着一头乌黑长发。刚沐浴过,带着澡豆的香味。自己则絮絮说个不停。

    “白天劝架,”

    眼睛笑的弯弯只有一条缝:“姐妹们为了我绝交,我只能一个一个的劝。郑多球怎么也劝不好,怎么也不肯回家。”

    铁氏笑吟吟,巾帛擦得女儿头发半干,又拿把半旧的玉梳细细的梳理。

    “我一直疑惑呢,郡主再不怎么聪明,也不会捕风捉影的显摆她就要定亲。这亲事必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