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章 赵都燕京(第1/3页)  此剑逍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间掌管着整个魏国官道的过江楼,两人静坐桌前。

    叩门声突然打破了此番沉寂。

    “监司大人,披朱锦已经由‘镇北卫’返回了,这是披朱锦带回来的,请过目。”

    来人送到信笺,便覆门离开。

    刘景卿看了看郑听溪的面色,半点风声不露。

    刘景卿打开信笺,内容很短,但刘景卿的面色却突然有些苍白。

    郑听溪看着刘景卿神色的变化,笃定道:“我说过,我是对的。”

    刘景卿抬起头盯着他,沉声道:“对的,镇北卫的人已经赶去查看过,刘季他们四个人,都死了,唐九思下落不明。”

    “而且。”

    刘景卿拿起了信笺,面对着郑听溪说道:“信上说到,披朱锦身上的那封信,在到镇北卫之前,已经被取下来了,也没有在刘季他们身上,想来唐九思应该看到了那封信。”

    “那么。”

    郑听溪起身,拍了拍衣衫,道:“刘大人,郑某也该告辞了,咱们长安城再见。”说罢,转身便要出门。

    刘景卿点点头,回道:“我会安排人马护送你回京。”

    关上门的刹那,郑听溪捏得发白的拳头终于放松了下来,重重地舒了一口气。不过他依然有点疑惑,刘景卿看那封信的时候,居然有一瞬间的哀戚闪过,信上到底还写了什么?

    而紧闭的房门内,刘景卿面色剧变,握住那封信的手居然在止不住的颤抖。

    ……

    北地三国之中,赵国居最北,武力勇冠三国。只是因为人口较少,并同时受到魏晋两国牵制,退居大河以北后问鼎之势不足,但相互钳制之下,这也造就了三国之间不敢轻易开启战端的情形,所以北地安能保持长达几十年之久的相对平和。

    踏过大河后,唐九思终于算是度过了目前最危险的时候。

    不过唐九思自己却是暗自摇头,对于自己面对那场伏杀的掉以轻心十分不满意。

    尽管事前也做了长久的准备,但是到了最后交战时,情况依然超出了自己的掌控。若是刘季的弩箭能再有些准心,他恐怕在没见到土公之前,就已经命丧黄泉。更何况,之后刘季拼命闪躲其实极为反常,他却因为建功心切,跟随刘季到了土公的遁身处,若不是借着黄沙漫天之际又藏下了一颗钢珠,成败恐怕就会在旦夕之间轮转。

    他此来北地千里路程,心中虽然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没能完成那件事之前,如何能够放松下来。

    所以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快些养好伤再继续前行。

    距离唐九思要去的太白山,还有约莫三千里的路程。

    漫漫长路中,最有名的便是赵国的国都燕京城。

    唐九思站在燕京城下,仰望着这座有名的城池,这是他第一次到国都这样的大城。

    燕京城作为赵国国都,城内十分繁华,客栈的费用也相较略高,唐九思在半个城内绕了一圈,终于在靠近刑部大牢附近找到了一家客栈。

    待到客栈掌柜了解到唐九思并非是来刑牢探监或者公干的时候,眼神突然变得深有意味。

    唐九思不明就里,他觉得只要便宜,便就对了,至于这里是哪里,难道还有人管束别人一定要有目的才能住店不成?开张便要买卖,买卖便是合理,这在他看来是百跌不破的道理。

    虽然是在都城,因为靠近刑部大牢的缘故,这里的夜晚很静,万籁俱寂的那种静,唐九思在这种夜色中有些难以入眠,多年时光都是如此。

    他紧紧地盯着燃烧着的烛火,看了很久,看到那烛芯也终于叹了一口气,方才入睡。

    ……

    因为伤未痊愈加上一路奔波疲乏的缘故,唐九思睡到了正午方才醒来,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