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条件(第2/3页)  隋末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错,大概是哪里出了问题,已经不能单纯的算作是海盐买卖了”

    “正是如此,崔娘子果然聪明过人,五冠庄在东海有不小的盐场,各地的海盐都是从那里起运,洛阳城自然也不例外。沿着黄河西进,逆流而上,在后转运洛水和运河,分散各地。但是因为今年黄河冰封早于去年,一批海盐不得已只能走陆路,最后却是在巩县,连人带货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跟聪明人打交道,虽然免不了彼此算计,但是也比跟愚蠢的人啰嗦不得要领轻松多了。既然崔明月有如此见识,李卓也不再隐瞒,非常坦诚的开出条件,说道:“能够这般明目张胆的劫掠,却又做的无声无息,定然是当地豪强所为,并且潜势力不小,官府各方面都有关系。常规途径显然不行,所以才有求于崔娘子。若是可以,彼此结盟,今后洛阳五冠庄可以不经营海盐,周边地域完全可以交给崔娘子,只有一定分成就行。至于这批被劫的海盐,虽然分量不小,都可以送给崔娘子作为酬谢,唯一的要求是,随行人员不必保证安全。”

    在崔明月认知里,即便有一些关于奢侈品的概念,但是对于后世烂大街的商业模式,还是有些不理解。她认为李卓既然把五冠庄开到洛阳城,那就是为了赚钱的。而此时把周边区域都交给她经营,无疑是极大的让步。

    她却不知道,李卓原本就是寻找代理商,最想这种省时省力的模式。当初许诺济州周围都交给程咬金,也是如此打算。他只管生产定价,不管后面销售。

    反正不管怎么样,这钱都不能让一个人赚完,彼此合作更有开拓性,彼此互补,更有市场。

    而李卓在洛阳城开五冠庄分店的目的,其实就是经营海盐之外,暗地里搜集各种情报。毕竟,这里是大隋的帝国中心,经济文化汇聚之地,情报也最有价值。至于生意,不过是个幌子罢了,丝毫不在意。

    崔明月倒是不曾想,李卓居然如此大方,开出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颇为好奇的问道: “哦,李郎君这般看重同行运货之人,难道有关系比较亲近之人?”

    “崔娘子见笑了,李某孑然一身,并无家族亲眷。之所以如此忍痛割爱,是认定只有崔娘子能够给予帮助。二则是,其中不少人,都是跟随颇久,忠诚不渝的人。彼以赤诚待我,自当以赤诚相报。”

    不管崔明月是个人八卦之心,亦或者还是试探,李卓都不太注重,索性坦诚相告。

    “李郎君的条件,相信没有人能够拒绝,小女子自也不例外。”

    崔明月轻笑出声,可见心情颇好,十分自信的说道:“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何人所为,但是巩县毕竟是洛阳地界,家族里也有颇多门生故旧,说得上话的人。待会我会以家族的名义,过问这件事情,想来不是什么难事。这批盐一定会有一个交代,至于贵属,定然会安然无恙。”

    “那就好,那就好!”

    没想到,崔明月猜度年纪应该比自己还小,又没有自己这样的诡异经历,居然办起事来一板一眼,有条不紊,很有大家风范。

    李卓见得对方应允,心中放松不少。不论如何,崔家千年世家,树大根深,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潜在影响力,可谓是无处不在。

    说不定,动手的乡间豪强,家里的某位还曾经求学于崔家门生子弟呢。真要说起来,自然不是难事。

    “说来也许会让饱学之士见笑,李某自幼虽有圣人教诲,但却喜好各种杂学,对于经营之道也不上心。若是可能,别说是洛阳周遭,就是崔娘子能够把盐卖到突厥去,也无不可。”

    李卓笑意盎然地说着,却是耍了个小心眼,有意怂恿崔明月。

    虽然明末清初,山西商人吃里扒外贩卖各种资源给满清,算是实打实的汉奸通敌,李卓深以为耻。但是这时候,李卓却不介意崔明月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