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章 人间是一条分割线(第1/2页)  悯生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这些想法,莫律桑自然抱着嗤之以鼻的态度,在他看来有梦想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不切实际的梦想却只会成为让无数人贻笑大方的笑柄。就像他听说东周很快就会派使团前来长安提亲一样。

    和大多数的汉人一样,他从骨子里就十分瞧不起那些只会吟诗作对,故作风流之态的南人,更不明白那些大人物们为何要执意撮合这庄婚事,莫非当年大周皇帝做的那件屁事还不够令人糟心?这样的盟友难道真的不会在战场上背后捅刀?

    想着这些只有白痴才会想不通的问题,他有些无奈的走进门房,一眼就看见了堆积在前方桌案上的信件。

    这些信件按照送来的日期依次摆放在不同的信格内,十分符合书院一惯井然有序的作风,其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军部和各地的权贵世家,内容无外乎都是对推荐人进行各种千篇一律的赞美。

    这其中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值得关注的人选,但更多的都是一些让负责筛选的教谕们哭笑不得的夸张描述。

    就在这时,莫律桑的目光忽然落在了右上方那个长期空白的信格内。

    这个信格被教谕们亲切的称之为“青云格”,只有那些得到书院认可的官员所推荐的信件,才有资格被放进这里,而被推荐的大部分人最终都能通过书院的入门试,正式成为书院的弟子,从此踏上修行的青云大道。

    今夜这个信格内,安静的躺着一封信。

    莫律桑上前取出信件,在看到推荐人上填着陈知舟的名字后,神色微微一怔,随后连忙坐在桌前仔细拆阅。

    约莫一炷香后,他缓缓活动了一下僵住的手指,眼中闪过了些许的疑惑。

    关于陈知舟他其实并不陌生,因为许多年前正是他向这位金榜题名的少年发出了书院的邀请,但最终等到的却是对方干净利落的拒绝。

    然而时隔多年以后,陈知舟却主动寄来了一封推荐信,这本身就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想到这里,他不由再次将目光落在了信里那个多次被提及的姓名上。

    长时间的沉默后,他从房间内取出了一封空白的信笺,将信中少年的详细信息登记其中,并在末尾盖上了书院的印函。

    他是书院的教谕,自然要维护书院的名声。最起码不能让人觉得书院因为当年的事情而心生不满,那样也未免显得太过小家子气。

    所以不妨就让这名少年试试好了。

    反正在他的心中,一个连会试都无法上榜而想要走途径加入书院的人,断然不可能会通过书院的入门试。

    第二日清晨六时许,邱歌已经醒来。

    简单的洗漱一番后,他收拾好行李,推开院门走出了榆林长街,汇入渐渐热闹的人群中,前往长安城东门准备出城。

    小院里的住户大都做着一些勉强能够糊口的营生,所以并没有人注意到那个住在角落里的少年已经不在,只有向孝祖隔着窗户目送着邱歌离开。

    一路前行直到穿过永和巷,邱歌眼前蓦然被无数年轻的男女占据,毕竟今日就是朝廷春闱的放榜日,前来参加会试的考生一大早就在永昌门前等待着最终揭榜的结果。

    邱歌低着头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时不时还会被一脸期待和焦急的考生们低声骂上几句,到后来甚至直接就被卡在了原地,无法移动。

    便在这时,人群中忽然爆发出了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惊呼,邱歌抬起头望向前方,这才发现负责贴榜的几名礼部侍郎已经抬着厚重的公示栏出现在了场地中央的高台上。

    全副武装的数十名禁卫军在高台两侧一字排开,手中的长戬在猎猎的寒风中透着一股摄人的寒意。

    没过多久,礼部尚书陈知舟就在两名内阁大学士的陪同下,捧着一个鎏金木匣走上了高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