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章诸葛亮显身(第1/2页)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什么要找刘通呢?造蒸馏酒不过是采购现成的酒浆经过蒸馏提纯,而且没有太大的难度,技术很容易泄露,所以,必须找可靠人主持这件事,刘通是恰当的人选。

    当初秦宜在沂水河救了他们一家子,如今又把他儿子刘玉提拔为主簿,官职不小,刘通也无需继续留在官府一线,给秦宜干点私活更合适。

    秦宜估计,一旦新酒上市,利润非常巨大,前提是技术不能泄露。

    这种高度酒在北方寒冷地带非常受欢迎,秦宜还设想用酒从草原换战马。

    权利是个好东西,别人办不了的事情,到扬州牧秦宜这里就不是事,封锁技术也不是难事。秦宜不仅造酒,还要干许多事,比如,汉代造纸术已经出现,只不过技术差一点,略加改进工艺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用纸。

    只要掌握了权利,秦宜可以搞许多垄断产业。

    秦宜只是给刘通讲解蒸馏酒的原理,又画了一些设备图样,便打发他自己去研究。

    时间过得很快,七月过去了,许都曹操没有再派人催促扬州秦宜出兵,估计曹操不打算继续往外送粮食了,让秦宜大失所望。

    丫挺的,怎么就不送了呢?

    仅送一次粮食太少,多送几次淮南的日子就好过了,至少让军民多吃干食,少喝加野菜的稀粥。

    秦宜暗自诽谤,责怪曹操不仗义。

    这家伙有点贪得无厌,他也不想想曹操怎么可能舍得大把往外送粮食,人家不过日子了?有点粮食曹操自己养军队,这账谁都能算清楚。

    既然曹操不送粮食,北方也就暂无战事,扬州与徐州之间会安静一段时间。

    北方无战事,南方还有战事,倒不是说江东,那边的战争全都结束,兵马向西挺进,其中一部分集中到柴桑一线,扬州牧已经把夺取江夏的战争一股脑交给庞统指挥。

    问题是庞统指挥作战弄出许多事来,这家伙三战三败,弄得怨声载道,扬州阵营多有怨言,甚至有人建议扬州牧秦宜换将。

    秦宜笑道:“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战争不要仅看眼前胜负,要把眼光看远一点,当年韩信一败再败,最后不也战败项羽吗?诸位,要相信庞统的能力,莫要轻易下结论。”

    前线情报秦宜当然知道,很明显庞统那是示敌以弱,柴桑郡找一个由头搞点小摩擦,双方你来我往,这种战争规模不可能太大。

    柴桑军庞统连战连败,貌似不太会打仗,或者说力量很弱,却非要与江夏争一个高低,不仅如此,庞统还派人前去指责江夏,让江夏给一个交代,否则,柴桑郡誓不罢休。

    庞统如此不知好歹,你说江夏黄祖会怎样想?

    嗷,你丫的打仗不行,还要在嘴皮子上非要挣一个高低,惹恼了老子出兵子灭了你!

    人家黄祖也不是没脑子的人,身边也有人参谋,不会因为庞统连败三场就轻信柴桑郡打不过江夏郡,黄祖还是有两下子的。

    庞统不依不饶,双方继续纠缠,估计还要打下去。

    扬州阵营之所以对庞统有看法,那是在扬州牧秦宜比对之下造成的,你看人家州牧大人指挥打仗,哪有这么麻烦,三下五除二解决问题,寿春c庐江一直到江东孙策,全部时间加上跑路,算起来也不过几个月。再看看你庞统,一个小小的江夏,打来打去弄得像过家家,戳鸟窝一样,这么打下去何年何月才能见到效果?

    扬州牧秦宜心里非常清楚,他那些战例大多都是投机取巧,借用自己了解对方优劣,有针对性设计,算不得真本事,人家庞统那是真刀实枪与对方周旋。

    庞统与黄祖双方互不了解对方,他们之间的战争需要靠各自的智慧取胜,谁能揣摩到对方心理活动规律,双方斗智斗勇,能准确算计到对方,谁就是最终胜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