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天下为局(第1/2页)  剑溢黄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宫内外,一个小势但是大格局;一个大势但是小格局,天下c民生,荣辱,一切辉煌的开始,源自这里,又或者结束于这里。在这片宫禁中,不知决定了多少历史,也不知创造了多少未来,因为在这里,有一群人,只手翻云覆雨,覆盖着大历王朝的土地和天空。

    午门的钟声已响,流政送了牙牌,便随着百官的大流过了金水桥,之后开始整队。流政的盔甲十分显眼,当然,不是昨晚打扫的缘故,而是百官群臣中只有他一人如此着装。所有看见了流政的人,都默默的让出了前方的道路,直到流政到了队伍的第一列,和唐玄礼并排站立,第一排另外的人分别是,大皇子朱允,二皇子朱玟,魏王朱桧,郑王朱赟。每个人此刻都没有任何言语,他们深知,一言一行,甚至一颦一笑,都在旁边太监的眼中。

    看来,只是紧急召集了京城的位高权重之人,流川想。

    这时,在奉天殿前的太监看了看天空,确认时间之后,开始鸣鞭。流政领头朝奉天殿内行去,人群开始分为左右两列,左文右武,有序的行进至了大殿之内。

    此时有一人早已坐在了御前龙座上,便是当今的皇上,朱隶,当今睥睨天下的第一人。以往流川在问及父亲皇帝的容貌是时,流政总是难以回答,绝不是因为俊美或丑陋到难以描述,而是皇帝有一幅再普通不过的脸庞。于是流政当时的回答是,他只能记住皇帝的眼睛,那里面含有一种大气,仿佛就是所谓的无上之道了。

    两列群臣进殿,在排列整齐之后,行一拜三叩头,并大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不为所动,仍抬头看着前方,眼神有些许的空洞。过了一会,才慢慢的低下头看着群臣:“都起来吧。”扫视了一圈,然后慢慢微笑的说到:“看来老面孔都到了,就是流大将军之前因为养病,朕似乎已经三个月没见着了。”

    刚站起来的流政赶忙再次跪下:“微臣何德何能,值得陛下挂念,所幸受陛下洪福护佑,臣的病已无大碍,可以继续为陛下效忠。”

    皇帝依旧微笑着说:“大将军先起来吧。”然后慢慢的收起了笑容:“除非是和浮山的事态紧急,要不朕非得好好的让大将军养病。”

    低下一阵骚动,看来大部分人还没有明白今日的主题。

    流政慢慢的站起身,心中则震惊无比。自己之前的情报显示,大历与浮山在边境确实有摩擦,但能让皇帝亲口说出“事态紧急”,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一名官员走上前去,问到:“陛下,微臣不才,实在愚钝,可否告知详情,让臣下等知晓。”

    唐玄礼看了看皇帝,在得到点头的表示后,走上前一步,大声解释了当前的局势。

    沈中城,位于大历与浮山的国界之上,一向被称为双方交战的桥头堡。为了沈中城的归属,双方展开了无数次的冲突和摩擦,直至最后达成合解,把西边靠近大历的划为一个区域,东边的靠近浮山的划为一个区域,双方划区而治,互不干涉。于是,大历与浮山凭借着这份协议平和的度过了近六年之久。由于这份协议的效力过于薄弱,谁都想过会出现问题,但没想到来的如此之快。

    “就在上一周,莫名其妙的发生了一件事。”唐玄礼顿了一下,说:“浮山区域内的柳生世家家主的女儿突然失踪,柳生家搜了半个城池,就差大历地区的没搜了。当时的大历区的官员由于柳生家和浮山国内的施压,权衡利弊之后”

    一名官员急忙打断说:“当时怎么没有程上报告。”

    唐玄礼貌似痛苦的揉了揉头,说:“时间不够,从沈中到京城至少需要四日,浮山方面是第一时间就施压,显然是对方早有准备。”唐玄礼接着说:“于是,当地官员在权衡利弊之之下,允许浮山国进区搜查,但人数严格控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