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礼贤下士王叔玠(第1/2页)  贞观我扶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先前在殿中,他只认识李世民和李靖二人,并不认识其他几人,但有资格在两仪殿参与内朝,而且能和天子谈笑风生的,不是国公就是宰相,刘平安有数的很。

    而接下来入殿的这四位宰相有姓氏在前,政事堂总共就七名宰相,对号入座之后,刘平安能猜到来人是谁。

    自然就是中书令温彦博,侍中王珪,以户部尚书之职参与朝政的宰相戴胄,以及贞观年间以犯颜直谏闻名的魏征了。

    四名宰相都被天子召了过来,足以见得天子对马掌的看重,没道理其他三位宰相不在,而殿中已经有了李靖,那就说明剩下刘平安不认识的这几人当中,一定有左仆射房玄龄和兵部尚书侯君集,作为天子妻兄深得宠信的长孙无忌,必然也已经在场了。

    这便是了解历史的好处了,贞观五年朝堂上有宰相之名和宰相之实的总共就八人,虽然没人为他刘平安一一介绍,但仔细观察下他也是能猜的出来的。

    “哦,这不是长安第一才子么,你小子怎么也在这?”戴胄似笑非笑的打量着刘平安,显然对他也在两仪殿有些诧异。

    “哈哈哈”

    戴胄一句玩笑话,让刘平安头低的更低了,连道小子不敢当不敢当,而殿中的其他几人,则全都是笑出了声。

    长安第一才子?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也不知道谁给这小子起了个这种盛名,接下来怕是会有数不清的青年士子要和这刘平安比作诗咯。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个宰相文采飞扬,就连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近日盛传长安的三诗作的的确是好,首首都有流传千古的资格。

    李世民笑道:“这位刘小郎君今日托药师兄为朕献上了重宝,朕唤你们过来,就是让你们开开眼界的。”

    哦?

    四名宰相顿时换了表情,能被天子称为重宝的物什绝对不简单,而且因为此物更是齐齐召来了政事堂七位宰相连同长孙无忌,足以见得天子对此物的看重。

    王珪没有第一时间落座,反而是迈步走到了刘平安身前,扶他起身,叹息道:“小郎君去年和某之宗族起了些龌龊,是某没有管教好后辈子侄,对不住郎君啊。”

    好一个礼贤下士的王叔玠!

    在场其他几位宰相神情各异,心里却都是起了波澜,去年王珪宗族里一个纨绔庶子害死了这刘平安的父亲,刘平安手刃仇人,惹得朝野间议论纷纷,在李绩和高士廉的出手干预下,刘平安最终安然无恙。

    长孙无忌玩味一笑,王珪今日刚看出天子器重刘平安,竟立马以宰相之身向一个平民士子致歉,如此左右逢迎之人,怪不得这老匹夫能以隐太子心腹出身成为宰相了,见风使舵的本事当真是天下一流。

    被宰相亲自扶起,刘平安没有什么感动心思,反而在心里对王珪厌恶不已,不过在面上却是不能表露出来,他黯然道:“去岁之事,与王相无关,既然已经了结了,王相不必耿耿于怀。”

    李靖也是笑了,好一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大戏,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刘平安此子心机手腕具有,怎能轻易忘怀?不过在天子面前,该做戏还是要做的,此子如此做法,他很欣赏。

    若是刘平安得理不饶人,在天子面前向宰相摆脸色,那才是自找死路呢。

    李世民摆了摆手:“去年一事,朕与诸公早有定论,日后不必再提,今日王相和刘小郎君一笑泯恩仇,也算是一时佳话了,都坐下吧。”

    几位宰相连同刘平安一同落座,刘平安更加如坐针毡,总觉得不自在,但在心里他也不得不赞叹一句,这便是大唐气魄啊。

    连他一个普通士子都能与天子宰相同坐,古往今来几个朝代有这种气魄?

    李世民亲自起身,将打造精良的马掌递给了温彦博,然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