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 章(第2/4页)  曹操喋血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的错误。“……他说的也不是袁术,而是袁术的先人。”这个论断明显是错误的。

    上面《品三国》文中:孔融说:“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也就是说,你不必担心,老袁家那“四世五公”早就在坟墓里了,怕他做甚!

    这样解释孔融的话对吗?这里很清楚:孔融明明是在说“袁公路”本人呀,与“老袁家那‘四世五公’”何干?哪能跟着陈先生继续错下去?对大师们故意装着看不懂这么粗浅的半文言文,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

    还是继续我们不会有什么“青梅”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正好有军情来报:淮南的袁术皇帝做不下去了,yù将皇位让给他一直不屑的兄袁绍,并献上从孙坚遗孀那儿勒索来的皇家御印,那袁绍竟然默认,派儿子袁谭从青州迎接。

    淮南去青州必经徐州,刘备趁机表态,要督军去徐州截击袁术。曹cāo未经细虑,便应允了刘备协同大将朱灵一起带兵前往。刘备生怕曹cāo变卦,借口战机稍瞬即逝,点兵匆匆而别许都。

    程昱、郭嘉闻曹cāo派刘备出征,一起放起了马后pào:“刘备不可纵!”曹cāo虽然醒悟,但后悔莫及。

    那刘备如同鸟出牢笼,鱼归大海,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

    五十二 曹cāo不该对“盟军”开火

    喜爱下棋的人都知道这么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其实不然,实际上旁观者的清都不是清在对局的当口,而是局后经过分析才变得“清”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历史问题能头头是道,只是因为我们是后代人,离得越远,看得越清楚。

    问题是历史上所有的政权都是按自己的政治需要来解释历史的,那就离得再远也不会清楚了,一般都会是气愤填膺的指责古人的。

    对于曹cāo一时疏忽放走了刘备,史学专家们目前争议都不大:都认为这是曹cāo的一次大失误,有争论也是失误的程度不同而已。

    对此子金山不敢苟同:我认为曹cāo没做错什么,站在曹cāo当时的角度上看,放一个并没有发觉叛变的左将军出去督军作战,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大师们肯定会说了:问题在于派谁去,正是大意派出了刘备,才为以后的赤壁大败伏下了隐患。

    实际上问题不在于派出不派出刘备,以刘备当时的弱势,把他放到哪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不是什么失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还兴许是做对了:让一个身边的定时zhà弹自己引bào了总不是什么坏事,留在身边,杀又杀不得,用又用不得,那才是将来的大麻烦。

    有人会说:等政变的密谋暴露了时,不就一并解决了吗?这不是我们替曹cāo一厢情愿吗?如果在刘备的参与下,曹cāo依旧被蒙在鼓里呢?万一密谋成功了呢?

    关键问题不在这里,也不是派谁出征,而是这次截击袁术的行动有必要吗?要让子金山说,曹cāo应该给袁术派上保镖暗中保护那袁术安全过境才对,袁术送国玺对袁绍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曹cāoyù消灭这个难得的宝贝才是最大的失误!

    须知,曹cāo现在最主要的敌人是袁绍,能把袁绍从政治上搞臭、内部搞乱、神志搞晕才是最紧迫的事情,yù做到这些,舍袁术其谁?

    让我们做个假设:袁术顺利通过了徐州,到达了袁绍身边,献上了那块能使人疯狂的国玺,袁绍大喜,后面呢?对他这位一直看不起他的兄弟怎么安排呢?这恐怕是袁绍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袁术的工作情绪特高涨:哥啊,以前都是兄弟我吃多猪油糊住心眼了,你当哥的大人大量,别跟我这个不争气的兄弟一般见识,谁叫你是哥呢?兄弟我以后只能跟着哥讨碗饭吃了,先给安排个工作吧,工资多少的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