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1 章(第1/4页)  曹操喋血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将军的名字相克,兔遇犬,不快溜焉有命在?眭固当场斥退此人,但内心总觉忐忑不安,别真犯了什么忌讳。

    曹cāo大军来犯,人虽众多但无法持久,对这点眭固是清楚的,所以只要备足粮草,就应该固守shè犬,只要袁绍及时来援,胜利是没有问题的。久闻曹cāo指挥作战变幻莫测,只要他亲自渡河来攻,当然还是早走为上。但现在据报,曹cāo并未有渡河迹象,自己现在就溜之乎也未免太说不过去了,初附袁绍,会给新主子落个啥印象?

    思来想去,留走两难。犹豫了两天,接探马来报:有少量曹军已经渡过黄河开向这里来了,眭固决定还是趁曹cāo本人没到,先打上一仗为好,于是便命令全城进入战争状态,利用坚城,与曹军见个高低。

    天亮时分,忽然又想起那巫者所说,自己表字与此城名相克之语,立时又觉得自己留此城死守不妥,来个万全之策吧,遂命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坚守犬城,自己率部分部卒北上求援于袁绍,这样岂不两面皆顾?

    谁知这次让那巫者给蒙准了,早走还真是上策;如干脆不理睬那巫者的瞎忽悠,决心死守,也不失为中策。偏拖了这两天北上,那等于恰抽了一支下下签:正好跟已经越过shè犬的史涣、曹仁走了个碰头。

    本来准备打阻截恶战的史涣、曹仁突然遭遇眭固,实是走了大运,立即出动全部轻骑对眭固进行截杀,而那眭固本来就是去求援兵,当然不会带多少部队,又事逢突然,猝不及防,一时乱了阵脚,乱战之中,竟被史涣、曹仁的轻骑砍走了脑袋。

    阵斩眭固的消息上报给了曹cāo,曹cāo立即指挥大军渡过了黄河,围了shè犬,shè犬城主将已殇,留守的薛洪、缪尚失去了坚守的信心,率守军向曹cāo缴械投降,曹cāo兵不血刃取得了shè犬,当然也没有亏待识时务的薛洪、缪尚,二人均被封为列侯,曹军胜利还军河南的敖仓。

    整个河内郡现在纳入了曹cāo的掌握之中,在任命河内郡太守的人选上,曹cāo又玩了一手漂亮的:任命shè犬城中的一名俘虏做了河内太守。此人还曾是兖州的一名叛臣,名叫魏种。

    当初兖州全境叛乱时,曹cāo曾自信地对左右说:“别人会背叛我,但我相信唯独魏种不会。”后来证明曹cāo看走眼了,魏种也参与了叛乱,曹cāo大怒发誓:“魏种除非南走越岭、北走羌胡,否则他逃脱不了惩罚!”

    现在shè犬城抓住了魏种,曹cāo却一反在徐州屠城的狠心,说:“算了吧,这是个有才的人。”不但没治魏种的罪,反而越级提拔了他做河内太守的要职。

    曹cāo的唯才是用政策已经开始露出了苗头。

    看来曹cāo的擅杀是有选择xìng的,对有些人,即使大大地得罪了他,曹cāo也会好像忘得极快,似是yù加其恩何患无辞。刘备是一个例子,另一个就是现在独霸江东的孙策。

    四十九 欺软怕硬另解

    欺软怕硬这个词无疑是个贬义词,同一个意思,如果换成了避实就虚那就好听多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是惩强扶弱,人们喜欢的是杀富济贫。人们最讨厌的人是媚上凌下!

    为什么?因为上面是强势,下层是弱势啊,这个人做了与人们心理愿望相反的事,当然遭到唾弃。

    欺软怕硬这个词用在了战术上,那就要用智慧来代替了;用在战略上,那就可以称为家了。

    但有一个前提:必须得打胜!假如败了,那还是不成的,比如袁术,绝对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主,曹cāo打上门来就溜,变着法欺负刘备,偏还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自封了自己皇帝,这下终于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了。

    袁术做上了皇帝,有一个人获益最大,就是被他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