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曹操喋血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为吕布大军的溃败而减弱抵抗意志,反而更加坚决了,试探攻城无效,苦心诱降也无效,曹cāo破城的意志反而动摇了,再拖时日,军粮又将耗尽了,还是抱憾退兵吧。

    一场大胜,却无收获,曹cāo此时品咂着苦涩的滋味,是否悟出个中因由?子金山不得而知。此战事唯一的收获便是回师时攻克了孤单无援的句阳,竭全军之力猎鹿,也算收获了一只瘦兔子。

    十五 大家都来做强盗

    特定的时期米比钱还金贵,曹cāo现在就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三伐徐州的无功而返都是因为这个“米”字;濮阳之战、定陶之役又是因为乏粮退兵,看来将来的战略部署、战役设计都要在这个“粮”字上动点心思了。

    夏天将到,小麦将熟,谁能把老百姓田里的小麦抢到手里,谁就立于了不败之地,抢粮工作是一切工作中心的中心,一切要围着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下一仗就是要围着粮食打!可吕布也肯定是清楚这一点的,他也会积极参与抢粮行动的,对!这正是双方的软肋,谁先认识到了这一点,谁就会是下一场战争的赢家。

    现在知道兵锋该指向何处了:巨野!

    巨野由于辖地有大野泽而得名,正因水源充足,小麦才能得以大面积种植,素有兖州的“小粮仓”之称。抢粮食当然要到粮仓去抢才能使效益最大化。关键在于吕布决不会任由自己的粮仓被抢,更不会旁观粮仓被占,这就是战机,就是歼灭吕布之有生力量的可乘良机。

    趁麦未熟,先攻巨野,这就是攻吕布之必救,能在吕布来救之前攻占巨野最好,即使不能如愿,也必能形成反客为主的有利态势,处于以逸待劳的有利地位。原样“克隆”定陶战役就是了,至于具体战斗,那就需要临机应变了,看一个将军是否称职,看的就是这点能力。

    吕布与陈宫是怎么盘算的呢?巧了,跟曹cāo想到一块去了,想一劳永逸地击败曹cāo,不付出点代价是肯定做不到的,但主动进攻曹cāo,吕布经定陶惨败,已经没有了那个胆量,陈宫也认为胜机渺茫,yù胜智者,必与其斗智,智者千虑,总有一失,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制造那个让智者一失的机会。

    想钓大鱼,诱饵必重。吕布为曹cāo准备的诱饵就是巨野。

    对巨野即将丰收的小麦,吕布都几yù嗅到香味,曹cāo又岂能闻不到?按陈宫对曹cāo的判断,曹cāo必攻巨野,让鱼咬钩容易,问题在于怎样将过大的鱼拖上岸来,凡是嗜好垂钓的人大概都经历过让大鱼连饵带钩给拖走的尴尬,但被鱼吞掉钓鱼人的事情却是闻所未闻,所以吕布与陈宫大胆地给曹cāo放出了诱饵。

    被吕布认可的陈宫之巨野战役计划如下:

    副将薛兰、李封分一半兵力屯于巨野,以吸引曹cāo的主力,吕布则率剩余部队随时准备接应;等曹cāo上钩来攻巨野之时,吕布从侧翼给予痛击,在曹军全力应付吕布大军之时,薛兰、李封全军出动,置巨野城而不顾,包抄曹军后方,两军首尾呼应,一举击溃曹军。

    曹cāo按陈宫的计划来了。不过曹cāo本人可没认为自己是一条来咬钩的大鱼,他是以钓鱼人的身份来的,他也放出了自己的诱饵:由曹仁指挥的万人攻城部队。所钓的目标就是大鱼吕布。

    两个渔翁、两条大鱼就要对决于巨野了,谁会成为渔翁?谁会沦为大鱼?现在还不得而知,反正都认为对方上钩了,一切还都要看战局的发展,决定于两个渔翁或者说两条大鱼的临敌应变,说谁即将成为胜利者都为时尚早。

    正是:

    三军早盼饱餐之。

    五月粮熟待有日,

    渔翁诱饵迷心处,

    硕鼠狸猫扑朔时。

    将军善谋何辛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