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9章 大炸逼的实际应用(一)(第1/3页)  钢铁鲜血烈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写做“暴风骤雨子母弹”,读做“大炸逼”的集束火箭弹,在被研发出来之后,陆续运往各个战场。这种武器固然威力很大,但目前的数量还比较少,所以并不指望单纯依靠它们来打赢某场硬仗,运抵前线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实战测试及反馈。至于人肉靶子,自然是清军残部、罗刹人,以及新阿拉伯帝国的仆从啦。

    由于运输路途较远,奴尔干都司收到一批共四枚“暴风骤雨子母弹”已经是一个多月之后了,这四枚“大炸逼”和其他的补给物品一起,都是为了一场名曰“除恶务尽”的战役而做的准备。

    所谓“除恶务尽”,自然讲的是对残清宁古塔政权的最终打击,话说索尼、索额图父子也苟的够久了,也该杀了下锅了。考虑到小冰河时期黑龙江流域的漫长封冻期,所以这种军事行动必须在夏半年完成。

    对于光复军来说,无非是一场“武器实战测验”,而对于残清宁古塔政权来说,这就是终焉……

    ————分割线————

    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偷袭奴儿干都司失败……确切地说是惨败之后,沙俄殖民者和残清宁古塔政权的关系——虽然彼此之间都把“盟友”认做坑逼,但却比之前抱团的更紧,原因无它——纯粹是光复军的压迫感太重了。

    在黑龙江下游有一个强大到无法战胜的军事存在,而且还在极速膨胀,这种感觉确实非常不好,而这也是哈巴罗夫和索尼“加深合作”的原因——虽然联手了八成也打不过,但总比不联手十成打不过要好吧。

    由于进攻性战略彻底失败,还是那种看不到取胜希望的惨败,所以采取守势,当“忍者神龟”成了唯一的选择。问题是“守”和“守”也是不一样的,传统的高墙深壑防御,在光复军弹道刁钻的炮火面前虚的很,更不用说还可能有从天而降的轰炸,你墙修的再高,有毛用?

    于是乎严酷的形势硬逼着沙俄殖民者和残清宁古塔政权“进化”,正所谓殊途同归,这两拨子人很快想到了同一个办法——挖洞,拼了老命地挖洞。

    按理说鳌拜才是第一个想到用地窖对付空军轰炸的,只不过败的太快根本没来得及发挥。而继承鳌拜“遗志”的索尼、索额图在宁古塔大挖特挖,大有把这座地上城市魔改成《鬼吹灯》中的魔国地下都城恶罗海的意思,而在雅克萨,哈巴罗夫和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也在挖的地下掩体,在规模上略小于宁古塔,但在“技术含量”上却略高一些。

    挖洞似乎是哺乳动物的缺省技能,据说和当年哺乳动物的祖先掘地三尺躲避恐龙的大牙有关。但只要明白“狡兔三窟”的原始含意就该知道挖洞其实并不简单。地下掩体设计的合理固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住自己的小命,如果设计的不合理……那真是字面意义上的自掘坟墓了。

    正当沙俄殖民者和残清宁古塔政权拼命挖洞的时候,黑龙江流域的土著居民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洗牌。这些“化外之民”本来就处于原始社会后期,偶尔有几个进入奴隶社会早期的,普遍没有什么成型的文化,因此在比他们在先进了至少数千年、武力还特别强大的光复军面前基本上毫无抵抗能力,大批大批地加入“归化”的行列,而光复军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你们投靠过来当然可以,但必须说汉话,写汉字,改汉名,接收汉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总之是强制性的移风易俗。

    光复军在黑龙江流域的力量正在爆发性地增长,从奴儿干都司周围的耕地面积、居民点数量都看的出来,另外一项硬指标是规化民冲锋队数量的急剧膨胀,现在的葛二五、葛八六可绝对不缺炮灰。

    说是“炮灰”,那是以光复军正规部队的标准看,而在那些归化民眼中,冲锋队却是一等一的精锐。北方苦寒之地野兽出没,倒是不缺少皮毛作为护具,但由于采矿、冶金技术的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