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大朝会(第1/2页)  唐朝小皇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端坐于一侧软椅上的人神态自若,受到眼前雍王殿下的称赞似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坐于另一旁的王勃微微颔首,赞叹道:“观光兄,还是那般一针见血啊……”

    “见笑了,子安兄……”听到大才的王勃用字叫他,端坐的人终于放下的态度,叫出了王勃的字。

    不错,此人正是初唐大才骆宾王,字观光,而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字子安。

    由于恃才傲物的骆宾王怀才不遇,而已然是雍王府座上宾的王勃竟然不计前嫌,出手拉了一把骆宾王,这让骆宾王这位才子的内心才稍微解冻。

    对于这两位大才彼此之间的嫌隙,李贤也有所耳闻,内心也一直想让赋闲在家的骆宾王来他麾下,因为顾忌到王勃,才未能赋予行动。

    但李贤怎么也想不到王勃会率先出手,让骆宾王这等大才入骰,解决了李贤一直所担心的问题。

    现在的李贤尽管已经在太子之位的竞争当中失去了主动性,但他依然志得意满,有了当世两位大才的辅佐,自然相信自己可以扭转乾坤。

    随着李旦的穿越,原本的历史早已改变,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发生着不同的变化。

    “殿下,如今相王殿下得二圣支持,如日中天……”王勃抱拳道,但其话锋一转“吐蕃使团正在城中……如若吐蕃人别有用心的话,恐怕各位皇子便是他们的目标啊……”

    话虽未说满,但以李贤的才干,自然明白话中蕴含的意义。

    骆宾王倒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摇摇头道:“子安兄太杞人忧天了,若是从前的殿下,那吐蕃人倒会试试,但如今的话,那更着急的太子殿下才是恰好的目标吧!”

    李贤心中一窒,百感交集,尽管兄弟二人争斗不休,但毕竟是亲兄弟,若是李弘此次看不清形势的话,恐怕就真的回不了头了……

    从驿馆归来的李旦放松下来,一股困意涌了上来,从昨日到现在,他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还未去睡过觉。

    到了这时候,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的李旦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昨日与他一同等待消息的刘仁轨毕竟年纪大了,早已回府休息了。

    至于薛仁贵倒是精神抖擞,不住操练着王府的兵士,自昨日见到那许久未见的吐蕃精锐,自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而他心中有着预感,这麾下的王府兵士必将与那吐蕃精锐有一战!

    吐蕃使团进驻长安,似乎并未掀起波澜,但这平静的局势下,一场始料未及的风波正悄然而至……

    隔日,在皇城太极殿内,李治要举行大朝议,以此欢迎吐蕃使团。

    由于是大朝议,只要是在长安城内六品以上的官员都需出席,庞大的官员队伍根本无法齐齐涌入太极殿,还有不少官职稍小的官员恭敬地立于大殿外。

    上朝次数极少的李旦瞅着那如龙的官员队伍,暗暗咋舌,左顾右盼下,倒是瞧见不少熟人。

    数日不见的武家兄弟互相搀扶着,混在人群里,掩藏着空荡荡的臂膀,李旦看着好笑,吹起一声口哨,将那武家兄弟的目光吸引了过来。

    瞧见是李旦,武三思讨好似的抱抱拳,竟然与自家兄弟武承嗣小心翼翼地挪到了另一边。

    李旦眯起眼睛,望着这武家兄弟表演,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又说不上来。

    李贤瞧着李旦那阴晴不定的面庞,小声问道:“怎么了,八弟?”

    李旦摇摇头,沉默不语。

    今日的大唐官员可谓济济一堂,立于百官最前面的数名宰相就是这个国家最强大的脊梁。

    尽管其中不少都已经白发苍苍,但每一个都是史书上赫赫有名的人物。高宗一朝,宰相之才远胜其余朝代。

    光李旦叫得出名字的就有不少,刘仁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