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章 长醉如梦(第1/2页)  北宋君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致敬一下河洛工作室的《武林群侠传》/《侠客风云传》,大家有兴趣可以玩一玩。)

    “苏某无事的时候就喜欢喝茶,而且对茶也有一点小小的心得。如果你有兴趣听我讲茶经,我再跟你说,免得你们嫌我啰嗦。”苏轼看了一眼蔡卞手中的茶经道。

    苏辙放下碗筷道:“自然是洗耳恭听。”

    他一生都敬重与追随哥哥,对哥哥的话很是信服。

    苏轼点了点头道:“好,那我就谈一下我的见解。说起一壶好茶,除了茶叶的色c香,味外,水质的讲究也很有关系。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而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蔡卞露出明悟之色,后世之人都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岂知不同的地区自来水的来源不同,即使是同样的茶叶,泡出的茶水也各有千秋。其中山上的清泉最佳,江水次之,井水最差。

    蔡卞暗下决心,以后举家搬到山上去住。

    苏轼哈哈笑道:“说完了水,我们再来看茶叶。西南一带的普茶,茶性温和,生津止渴,醒脾解酒,消食下气。蒙顶茶向有茶仙之名,其品名又细分为雷鸣,雾钟,雀舌,芽白等,此茶汤色黄碧,香气纯鲜,味甘携勇。又如洞庭有一名茶,曰黄翎毛,此茶冲泡后,芽尖竖立如笋,在杯中三起三落,香气清高芬芳,看成茶中珍品。洞庭另又有水月茶,其叶卷曲如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其味更是吓杀人香,故又名吓杀人。”

    蔡卞忍不住咋舌道:“一杯清茶竟然取‘吓杀人’这般恐怖的名字,未免有些煞风景了。”

    “公子有所不知,好的名字未必东西本身就好,不好听的名字反而东西更珍贵。例如老鼠花,它本来生的十分漂亮,却因为时常长在坟头,令人生厌,才落得这等名字。”一直不说话的王闰之开口道。

    蔡卞点头称是,捧杀和棒杀都是致人于死地的好手段,更何况是对一片茶叶,一朵小花呢?过分地赞扬和吹捧茶叶,取出“吓杀人”这般哗众取宠的名头来,反而容易招致他人的反感。

    反正蔡卞自己是不敢再喝这种茶了。

    “子瞻说了这么多,我也记不过来。不知天下间最好的茶是哪家呢?”蔡卞微微一笑。往往名家评出的天下第一,很有参考价值。

    苏轼双目紧闭,深深吸了口气,不假思索道:“江南西湖的龙井茶自古有名,外形扁削平滑,色泽翠绿,香气清馨,滋味甘鲜清口。故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冠于天下。品茗龙井茶,可说是一种风雅享受。不是画,而胜似有画;不是诗,而胜于吟诗。”

    他这一口气极为绵长,似乎在回想那沁人心脾的茶香。

    苏辙眼睛一眯道:“我却与哥哥不同,哥哥好绿茶,我独爱白茶。白茶汤色碧清,香气清淡,滋味醇和。饮后有健胃提神之效,祛湿散热之功。我等整日沉浸在卷牍之中,最是耗精神不过。若说提神,那非属盛行于东南沿海的早春茗茶为最优了,如御玉芽,万寿龙芽等等。”

    蔡卞暗暗记住,毕竟西湖龙井这种茶太稀有,也太名贵,他日后未必买的起。

    听苏轼苏辙讲了半天茶经,蔡卞感觉大有收获,至少他以后不再是茶道小白了。

    “子瞻真是学识渊博,在下往后可要跟您讨教讨教。”蔡卞向苏轼行礼,他也算学到了不少知识。

    苏轼能够在众人面前展露学识,也是满心欢喜,众人觥筹交错,又吃喝了一阵。

    “这菜倒是不错,就是酒味道太淡了。”蔡卞心中默默想到。

    蔡卞用小酒杯喝着黄酒,越喝越觉得用小酒盏不大痛快。他听闻苏轼擅长品酒酿酒,眼睛咕噜得一转。

    “子瞻,听闻你是品酒的行家。敢问这酒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