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八章 殿内帝训(第1/3页)  御极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启奏陛下,卢象升奉召在外求见。”

    卢象升听到殿内有人奏报,这才回过神来,自己竟然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乾清宫前,回头往回看,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过陛阶。

    恍惚间,殿内已经走出一个年老的太监,对他温和的说:“卢公子,进去吧,皇上等着您呢!”

    卢象升陡然紧张起来。

    第一次见皇帝的时候有许多学子在一块,所谓人多胆子大,也就不怕,这次单独面圣,不免让人紧张万分。

    卢象升的腿好像不听使唤似的,半天挪不开步子,程化祥瞅了半天不见动静,又催促道:“别让皇上等着您,快进去吧!”

    卢象升愁闷着脸,真恨这两条不争气的腿,“咚咚”,他握紧拳头狠砸了两下大腿,这才有了点感觉,迈开步子走进大殿。

    程化祥看着卢象升奇怪的举动,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害怕的麻木了。

    这事见怪不怪,当了一辈子太监,什么事没见过,程化祥打趣的笑了一下。

    在程化祥的带领下,将他引进西暖阁,此时朱由校在御案上正襟危坐得等着他。

    卢象升头也不敢抬,走进两步就跪下口呼“万岁”,忐忑的心让他的声音都显得在颤抖。

    朱由校让他平身,他站起来低头垂目,双手紧贴两侧,站的规规矩矩,纹丝不动。朱由校看到他的样子,知是紧张,便笑了笑了,柔和的说:“朕看了你的文章,写的不错,尤其是《富国强兵之道》,其中一针见血的论到我朝军备现状,‘国无财,兵无备,强兵必先富国’,这句话写的好啊。”

    “谢陛下赞誉,微臣妄言,还忘陛下恕罪!”卢象升头也不敢抬,缩在那里轻声回道。

    “呵呵,”朱由校轻轻一笑,手里拿着他的试卷,走下御座,来到他的跟前,看着神色慌张的卢象升,朱由校将他的试卷展开,说:“强兵之道写的不错,很多值得称道,比较贴于实际,而非空谈,比他们写的好,这一点,你要高他们一筹,只是富国之策不怎样,太理想化了,另两份试卷的观点和大多数人差不多,没什么可圈点的。”

    卢象升闭语不言,皇帝这么说,对自己的评价不是多高呀。现在,他最想知道的是皇帝见他的目的是什么。

    朱由校将他的试卷递给他,他接住后没有翻看,只是紧紧的握在手中。

    朱由校见他如此紧张,笑着说:“看你的文章,犀利泼辣,有年轻人的干劲,这是好事,可惜历练不够,许多事想的太简单。朕也是,论年龄,朕今年不过十七岁,还小于你呐。朕登基的时候也是充满很多憧憬,血气方刚,做事考虑不周,过于激进,以至于朝中大臣从中阻隔,朕虽贵为天子却也不是万事如意,朕志在中兴大明,推行的新政必然触及各方利益,他们就会紧紧的抱成一团反对朕的新政!”朱由校说到这加重了语气,带几分对顽固大臣的怨气,也有坚定意念的豪气。

    卢象升不言语,他没有想到过这一层,他自幼酷爱读兵书,怎奈家父只让他读四书五经,学诗造词,希望他将来能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毕竟大明定制,文官节制武将,不管什么时候,文官终将高于武将一等。

    谈兵论道,卢象升还有点能耐,论治国从政,他还嫩稚点。

    朱由校绷紧眼神,收起笑容,又说道:“现在天下已成大乱局势,若不拨乱反正,大明必危。北有努尔哈赤为患,内有府库空虚,天灾不断,盗贼四起,民不聊生,东南沿海西洋人频频骚扰大明海疆。朝中大臣不识时务,党争不断,不顾大明社稷,只为一己之私结党谋权,朝廷不能人心所向,分崩离析,将来只是自取灭亡!”

    卢象升此刻已是骇惧。百闻不如一见,他只是听说过当今天子年少,聪慧异常,今日召见本就忐忑,现在更是不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