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九章 回到宫中(第1/3页)  御极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姚县丞半捂着肚子,一瘸一拐的走近朱由校,一脸痛苦,拱手问道:“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阿巴亥在一旁斥道:“我家公子名讳岂是你能问的!”说完,从怀中掏出牌子扔给姚县丞,姚县丞拿着牌子左翻右翻,看不懂上面的字是什么,只觉得这牌子的图案挺好看。姚县丞回头向老梁头求教c老梁头快步跑上来,姚县丞将牌子递给他。老梁头在衙门里干了多年文案,有点见识,一瞅便惊呼出来:“锦衣卫!”

    姚县丞听到老梁头的惊呼,也大惊失色,再不懂也知道锦衣卫是干什么的,这个在他孩童时就听过老人们讲锦衣卫的可怕!不用说,面前的公子姓朱,还有锦衣卫跟着,定是皇族中人了,吓的姚县丞双腿酥软,再也撑不住他肥胖的身体,“啪”,摔跪下,磕头赔道:“公子饶命,小的有眼不识泰山,小的该死”

    老梁头和众衙役看到姚县丞的软瘫样,也都俯身跪下。众百姓也都吃惊起来,肃静的看着这一幕。

    朱由校不愿在这里暴露身份,也不愿将事情闹大,看着脚下磕头求饶的姚县丞,朱由校不耐烦的说:“起来吧,本公子有要事在身,不与你计较,只是这个关卡从今天起立刻撤除,不许再收来往百姓客商的钱,否则,让我知道了定饶你不得!”

    “哎呦,谢谢公子,小的不敢了”。姚县丞笑嘻嘻的起身,转身对身后的衙役喊道:“还不撤了这些家伙!”衙役们起身将座椅板凳和栅栏一一挪移拆走。

    身后百姓看到关卡撤除,都高兴的欢呼起来,一拥而入,如开闸泄洪般的洪水涌入。

    姚县丞又嘻哈上来,“公子,小的扶您上马。”

    朱由校看着他都恶心,一甩袖子,自己跃上马,看都不看他一眼,驾马进入关内。看着朱由校远去的身影,姚县丞心有余悸的擦擦额头上的汗,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朱由校满脸阴云,不快的对身边的人说:“此处可见一斑,我大明地广辽阔,像这样四处设卡收费不计其数,如此压榨民脂民膏,天下人岂能不哀声载道。就是这帮无耻昏官酷吏毁我大明,长此以往,民心尽失,国将不国!”

    九名侍卫听到朱由校的话,都不知如何回答,默默不语。朱由校又接着说道:“将来我若执掌大明,必寰清宇内,整饬天下!”

    九人惊然,不敢言语。

    进入关内,便再无障碍,一马平川的奔向京城。经过一天的的行程,阔别一年之久的北京城终于到了,天齐进入宣武门,直朝紫禁城。

    来到承天门,天齐看到门前比平日多了一些警卫,而且各个表情看上去更加严肃。这些微妙的变化,让朱由校感到宫里一定有大事要发生。在这个时候,恐怕万历皇帝真的到了大限。

    朱由校走进承天门,门前侍卫正要拦下,当看到是皇长孙,便没有阻止。朱由校以前经常从这出宫,门前站岗的侍卫大多都认得。

    进入承天门,朱由校看到一群官员们在午门前焦虑的谈论什么。当他们看到有一队便衣骑马的人走了进来,都惊奇的看向这边,有人认出了朱由校,大呼一声,“是皇长孙!”

    群臣们呼啦一下子围了上来,寒虚问暖,沸沸扬扬。朱由校听的叽叽咋咋的,根本不去理会这些大臣。朱由校唯一感到意外的是,午门紧闭!

    大白天的关闭午门,必有大事发生,看样子万历皇帝真的出事了,只是不知现在是否还活着。朱由校已经不记的万历皇帝的驾崩具体日期了。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学生,中国历朝历代的起始能记住,一些名人名家差不多也能记住,但是像万历皇帝这样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王中是极为普通的了,谁会记住他的生辰祭日?

    听到外面动静大了起来,站在午门楼上的骆思恭向下望了望,怕出什么乱子。这一看,竟是他再也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