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行踪败露(第1/3页)  金钗风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阮山朦胧之中,被一阵低微的声音惊醒,他生来智慧过人,幼小便务旁学,心思甚是机灵,人虽醒来,却是不肯稍动,悄然启开双目望去。

    只见王小玉微微对他一笑道:“兄弟,现在快到衔市了”,只是声音十分低微,显是怕惊醒了月蓉。

    王小玉看到阮山已醒道:“兄弟你醒了,一路上没敢打扰,只是前方是街市”。

    阮山这才完全清醒过,

    阮山只见王小玉擦了擦脸上的泪痕似乎刚哭过。

    阮山知道她伤痛表姐的伤事,但却又极力逃避着不愿使伤痛之情c落在阮山的眼中,不胜悲苦中,忽然盈盈一笑,更见凄凉情态。

    阮山爬起身来,就要去摇喊月蓉,王小玉却伸手拦住了他,柔声道:“兄弟你要干什么?

    阮山道:“我要看看月蓉姐伤事如何。”

    王小玉道:“不用啦,你如这样怕月蓉受不了,现已天色过午,只怕你腹中早已饥饿,咱们下车进些食物吧。”也不容阮山答话,一掀车前垂帘,牵着阮山走下车去。只见阳光耀目,耳际间水声淙淙,马车停在一片树林旁边,一株老树根旁,三块大青石上架着一只铁锅,锅下枯枝高烧,阵阵香气,扑入鼻来。王小玉拉着阮山,坐在老树根上,笑道:“表姐以前,常教我烹饪之术,你看姐姐的手艺如何?”

    原来那车中运着受伤的月蓉,王小玉怕惹起仇人,露了马脚,势将引起麻烦,不敢在店中食宿。

    两人匆匆食过一顿野餐,阮山赞不绝口,夸奖王小玉烹饪的手艺。

    王小玉收了锅碗,扶着阮山登上马车,就林中几株大树之上,划些记号,才要登车而去。

    突然只见前方来了二十多人,为首的骑着一匹枣红马是位中年大汉,走到王小玉的马车根前,宾宾有礼。

    中年大汉道:“这车中可有李月蓉小姐,我张中,特来拜会。”

    王小玉神色大变暗暗想道,怕什么来什么,顺口问道:“不知你何门何派,为何挡住我们去路”。

    中年大汉好像发觉了王小玉的反常道:“姑娘不必惊谎,我只是个无名小卒,今路过本地是我荣幸,闻月蓉小姐已身受重伤,多亏手下人寻的一棵千年人参献于小姐做疗伤之用”。话刚说罢命令手下把一个盒子送了上来。便转身告辞而去。

    王小玉看那中年大汉走远了,心感奇怪,便打开盒子一看果然一棵上等山参。

    这时阮山问道:“姐姐可认得此人”。王小玉道:“不不认得,但仿人之心不可无”。

    阮山道:“也许人是一片好意也说不定”。

    王小玉道:“你还小不懂江湖险恶”。

    说罢两人一同上了车,这日傍晚时分,到了一个大镇之上,但见人马往来,十分热闹。

    阮山腹中饥饿,但这几日来一直和王小玉食宿在荒野,虽然不解,想她必有用心,也不敢提出饥饿之事,强自忍下饿火,可是两匹拖车健马,几日来未得好食,体力大感不支,嘶叫一声,卧了下去。

    王小玉一皱眉头,低声说道:“兄弟,咱们吃点东西再走。”

    阮山喜道:“我早就有些饿了。”

    两人下了马车,找了一座客栈,王小玉吩咐店家,带着两匹马去,好好的饲喂,和阮山找了一处靠窗的位子坐下。

    大街上突然间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之声,两匹疾奔快马,急驰而过。

    马上两位姑娘,都佩带着兵刃,寒冬天气,跑得两匹马汗水淋漓。

    忽见那当先一匹马上的女子,陡然一收缰绳,急行如飞的奔马,陡然人立而起,长嘶一声,停了下来,江南文风鼎盛,女子多不善骑,眼看此人骑术如此精湛,街上行人都不禁喝起彩来。

    彩声未绝,忽又传出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