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洼盈敝新(第1/4页)  秋宵梦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姐说道:“还好,这里是北疆。x23更新最快你看南疆,那塔克拉玛干沙漠更是流动性沙丘,也是寸草不生。罗布泊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可不就成了核武器的试验场了。”

    两个人聊着,偶尔也跟司机张师傅搭话,终于大巴在凌晨一点到达了布尔津县,大家找了个小旅馆来住宿,人困马乏的大伙儿也顾不上条件简陋,很快就沉入了梦乡。

    第二天路程倒简单很多,大家吃完早餐后往喀纳斯景区赶去,快进入景区的时候,路边一条泛着蓝光的河流自上游流了下来,小马介绍说这正是喀纳斯河。

    爬了一些盘山公路后,大巴进入到景区,大家先到了一处观景台,脚下的喀纳斯湖四周群山环抱c峰峦叠嶂,峰顶银装素裹,森林密布c草场繁茂,山坡一片葱绿,湖面碧波荡漾,群山倒映湖中,使蓝天c白云c雪岭c青山与绿水浑然一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大家赞叹不已,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拍照留念,过了一会儿,大家来到一处住宿的地方,都是欧式的小别墅,如同瑞士一般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团里各自参加了一些旅游项目,有想体验刺激的,去参加了喀纳斯河漂流;又对民族风俗感兴趣的,去了白哈巴村的图瓦族民居游览;徐亦达则跟几个团员下到湖边,坐上游艇畅游了一圈喀纳斯湖。

    驾驶游艇的师傅介绍着:“相传这喀纳斯湖里有水怪,你们可要坐好了,要是水怪出现,你们就赶快拍照。”

    徐亦达只是笑了笑,因为关于喀纳斯水怪,他还是有所耳闻,不过可能是些身形巨大的鲟鳇鱼或者哲罗鲑而已,因为这里最深处高程为米,平均湖深1885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所以也造就了这些鲟鳇鱼或者哲罗鲑可能长到身长7米以上,所以看起来很像是水怪而已。

    晚上,大家用过晚餐后,又集聚到酒店前面的广场上,一场多民族的篝火晚会拉开了序幕。喀纳斯这里也是多民族聚居区,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其他还有哈萨克族,蒙古族,俄罗斯族。各色人等随着欢快的民族音乐,围着篝火热闹地舞动起来,也忘记了旅途的疲惫。

    第二天大家退房离开喀纳斯,返回乌鲁木齐,这次是从北疆西部路线返回,沿途经过克拉玛依市,大家下车吃过午餐,然后继续向乌市行进。

    克拉玛依是中国西部油田,这里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的磕头机,也就是游梁式抽油机,在不间断地把地下深层的石油抽出井筒来。而此时正在翻建从克拉玛依到乌鲁木齐的公路,之前的路都被挖断了,大巴只能冲下路基,不断向前寻找着前行的路线来。没过一会儿,居然迷路了,大巴被困在一片施工工地中,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开才能绕出来。

    领队小马和几个人从车上下来,爬到附近的小山丘上寻觅着可能的行进路线,这时候徐亦达的手机响了起来,他却瞥见屏幕上显示是施可打来的电话。

    徐亦达接听了电话,电话那头施可询问着亦达最近可否有空,想带几个部门的同事来新兰公司来看看,让他安排接待一下。徐亦达的心情充沛起来,他不得不解释道:“我现在新疆,正被困在回乌鲁木齐的路上,大巴迷路了,我们被困在了一群磕头机里,找不到方向了。”

    电话那头施可倒是笑了,她轻轻地安慰道:“没事的,你们别着急,慢慢寻找,一定会有出路的。不耽误你时间了,我在北京等你回来啊。”,说罢那边电话挂断了。

    接到施可的这个电话,徐亦达精神大振。他抬起手掌避开炽热的阳光,左右仔细寻找着,终于在工地中间发现了远处的公路。

    徐亦达招呼几个人从山丘上下来回到车上来,他自己在车前指挥着司机前后移动,没过一会儿终于绕出了困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