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七章 礼述(下)(第2/3页)  圣仙王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述论前段不错,已经盖过司马群的”

    “曹方圆的也远不足论哈哈,看来还是这位仁兄厉害呀,全六艺州比的资格,果然不是吹出来的!”一位白龙潭书院的儒生已经张扬大笑起来。

    “唰唰唰”

    吕杨心停手不停,心想平时的准备,就看今朝了。

    “建礼,则德显,此述备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妙!!”曹道元禁不住脱口叫道,其余院主则瞪了他一眼,众多的目光之中,有的是嫉妒,有的是羡慕,还有的是深深的不甘。

    曹道元心情惬意,他转头对寿阳公主小声道:“殿下,吕待诏的述论妙极,隐隐有出人意表之处,若再有惊人之论,题为第一也有可能!”

    寿阳公主点点头,喃喃念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一时之间,公主殿下竟然痴了。这句话何其深刻,简直发人深省。

    院落中,儒师们也早已骚动,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吕杨的述论,确实有亮点,发前人所未发,即便是他们这些儒师,也作不出如此深刻之言,仿佛吕杨不是青春正盛的少年,而是鬓发苍白的智者,正在阐述人世之至理。

    院落外,吕杨述论的第二张抄纸念完,白龙潭书院的儒生已经面露惊喜之色,虽然他们礼艺的造诣不高,但是分辨好坏的本事还是有的,到目前为止,抄纸源源不断,明礼堂里面三十九位儒生的述论大家都观览了一部分,也只有吕杨的述论最为突出。

    大家平时读的礼书汗牛充栋,眼光一向比较高,也只有吕杨述论中的亮点,才能让他们感觉眼前一亮,产生深刻的共鸣。

    “啪啪”一支圣道笔投到了地上,滚到了吕杨的书案边,一位儒生长身而起,脸上满是沮丧之色,他先是抬手朝吕杨平揖,又朝堂上书院院主等人大揖,道:“学生才疏,请退!”

    这儒生叹息一声,也不等院主们发话,转身走出明礼堂。

    吕杨微微诧异,他实在没有想到,别人会因为看了自己书写的述论,自觉不如,便投笔退出,这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呐!自己有这样的水准了吗?

    天麟书院的院主脸色铁青,原来这位投笔退出的正是天麟书院的儒生,那儒生潇洒不羁的风度是有了,但不能坚持到底,实在是有损天麟书院的颜面。

    其他院主则有的脸色发白,深有同感。有的则暗暗发笑,这其中的玄妙,外人看不懂,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

    吕杨微微叹息一声,有人高,便有人低;有人上,则有人下。自己的崛起,必然是踩着一些人的肩膀和头拾级而上,无可避免。

    虽然叹嗟,但是吕杨哪里会为之所动?吕杨真正是心停手不停,继续书写最后一段,写完了这段,述论便可结束了。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一直到写完手笔,吕杨衣袖一挥,整篇述论已经飞扬起来,悬在自己头上,如一团五色琉璃,字字绽放光华,竟然隐隐和书堂上众多天地灵文相应相辉,丝毫不弱于人。

    院主和院落外的儒师们啧啧称奇,全都被吕杨最后一段的述论给震住了。“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这几句话,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如此立意,竟是前所未见。

    可以说,这段话,作者是站在了极高极高的位置上,看待道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