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83 道宗李长生(第1/2页)  偏偏就是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孙文今年约四十许,一生博览群书,却不是像那些腐儒一般,死读书,读死书。

    他人虽然宅了一些,却是极有决断的人。

    “不错,缇萦,你既然要走,还是尽快。”淳于意也在一旁劝道。

    他虽然不肯远离故土,却也知道,如今的大汉皇帝非常危险,即便自己的女儿不肯走,他也会硬逼她离开的。

    如今,淳于意的年纪已经大了,修为又不高,能够活到今天已经很难得了。

    最后,在父亲、伯父公孙武和师兄公孙文的劝导下,淳于意只好无奈地选择了和师兄一起带队离开。

    而淳于意口中的道宗,却不是他想像中,不肯参与此事,他反倒比医圣宫的人还要积极。即便智圣和武圣都没有派人来通知他,可道宗李长生却上赶着要带着徒子徒孙,和愿意跟他们一起离开的信徒一起南迁。

    也不怪李长生如此的积极,他实在是怕了,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怕了大汉皇帝汉武帝了。

    与其他人不同,李长生可是非常清楚大将军卫青是怎么死的,又是因何而死。

    从汉文帝时期,大汉皇帝就能够派人混进墨门做奸细,而当时的另外一个大势力道门,自然也不能够幸免。

    可正是因为道宗的实力一直不强,因此,他在收核心弟子时尤为的谨慎,像是被人一起在道门外的刚刚出生的孩子,道门的人会收养,可就是这样的孩子,即便其从小在道门中长大,也绝对是进入不了道门的核心层。

    哪怕他是那为长老的得意门徒或是关门弟子,甚至是女婿义子之类。

    这个时空的道门,是不禁止道徒和道士结婚生子的。

    在汉墨之战之前,有很多道门的长老就因为此事,而和道宗李长生彻底闹翻,这些长老既不放弃手中权利,可他们又没有子孙来继承他们的地位,因此,才想着用这些弟子女婿来继承他们的地位。对于这样长老,李长生一般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礼送其出道门。

    凭这些人的实力,在外面开宗立派,绰绰有余。

    可若是有人胡搅蛮缠的话,李长生却从来不会手软,该杀的就杀,而且,李长生一旦动起手来,绝对会将与此人有亲属关系的,全都斩尽杀绝。

    那些亲属若是想撇清这种关系,那么他们要么合力反抗李长生,要么,他们自己动手将此人杀了。

    道门虽然不是李家一家独大,可是,作为道教始祖老子的后裔,李长生在道门中绝对有这个权利。

    后来,因为李长生的这种做法,民间便渐渐流传,说李长生准备将道门发展成为李家一家的道门。

    是,又如何,道门的始祖原本就是老子。

    可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道门中的长老大多数其实并不都姓李,这些人之所以没有站出来反对此事,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都有自己子孙。在这些人的观念中,反而是大大认同李长生的这种做法。

    有好事情,当然要向着自己的人,哪能把好处送给那些异性人。一个大势力,位置也就那么多,好不容易空出来一个,你自己没有儿孙福,那就得把位置让出来。

    虽然这些人与李长生的出发点并不相同,可不是有个词叫做‘殊途同归’吗?

    出发点,过程,这些都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当汉墨之战彻底爆发的时候,当初从道门中走了的长老,还有一只赞同李长生这种做法的长老和道门门徒,都不由得反思,还是他们的道宗李长生比较有远见啊!

    若非如此,道徒人数更多,而是结构更松散,顶级实力的强者相对更少,整体的实力也相去墨门甚远的道门若是碰见这种状况,若没有道宗李长生的未雨绸缪,那么,整个道门还不被汉庭的奸细塞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