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孤岛之外》——人的孤独感其实并不互通(第1/1页)  完美的真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本书像是单调的钢琴声与悠扬的管弦乐在共同探寻着未知。

    坐在被黑色海洋所包围的孤岛上,孤独者抬头仰望着夜空。看到满天的星辰,他也会产生嫉妒,因为星辰并不孤独。

    《孤岛之外》诞生在该作者在创作生涯前期的重要转折点,是作者在感受到极致孤独时有感而发的作品。

    它的篇幅成为作者作品中最长的。

    它也成为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籍。

    我阅读它的初衷是寻找共鸣,孤独者之间的共鸣。可看完之后我却使劲摇了摇头,那是错的,原来,孤独者之间也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共鸣,也不会有感同身受。

    每个人的孤独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人的悲伤并不互通一般,孤独也不互通。

    两个孤独者很投机,觉得对方能理解自己,这种荒诞的事情从不存在。有的只是敷衍,相互的敷衍。

    书中有一段剧情让我印象极深,主角在精神病院里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六年,医生在他生日那天送给他一条狗,渐渐地,那条狗成为了主角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时常和那条狗说话,他觉得那条狗能懂他的一切。

    直到有一天。

    那条狗死了,他绝望了,他选择了自杀,后来又选择了报复世界。

    我觉得他是觉得唯一能理解自己生命消逝了,所以才疯狂的。但又看了一遍后,又有了新的感觉,我在两种感觉中游移不定,我不确定主角究竟是为了哪个原因而变得如此疯狂。

    作者的尾声中以“人的孤独感并不互通”作为结尾,并在后面加了三个感叹号。最终我放弃从主角的孤独感中找到认同,因为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到了,那也只是我个人所理解的,并不是主角的。

    后来我时常在各种无病呻吟的家伙的聚集地说出“人的孤独感并不互通”这句话。

    它确实影响了我,什么是孤独,就是另一个孤独者也无法理解你的孤独。

    不存在什么抱团取暖,不存在孤独者的聚集地。

    这本书仿佛具有魔力一般,最终我决定将它封存起来。书里的主角接受了六年的治疗,没有任何好转的趋势。时至今日,我也将书封存了六年,却仍旧无法体会到主角的孤独感。

    我觉得,就算几十年后,我忘却了这本书的故事内容,那句话也绝不可能在我的骨头上抹去。

    我甚至有点不想去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了,后来一次无意发现,《孤岛之外》发售六年后,作者才开始创作了新的作品。他在序中谈及自己沉寂的这六年,他认为《孤岛之外》是失败的,写孤独的作品根本不可能成功,因为孤独并不互通,他根本无法理解主角的孤独,因而一直情绪很不稳定。

    又是六年的时间。

    这六年主角因为一些原因从十八岁开始就待在精神病院里;这六年我封存掉这本书却无法忘怀那让人窒息的极致孤独;这六年作者自己也在孤独的沼泽中挣扎。

    世界的天空仿佛一直是灰色的,记不起它晴空万里的时候,只记得起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恐怖景象。

    我行走于街头,眼中收纳的形形色色的人,我在想,他们是不是孤独的,孤独究竟是什么样的,最终不了了之,我厌倦了关于孤独的一切字眼。

    到了今日,第六年的这个特殊时期,我才重新沉下内心,将看完这本书的感受写下。

    这个世界。

    是无数条重合颜色却不相同的线。

    它们试图了解对方,试图获得共鸣,最终却无功而返。

    你说。

    孤独并不相同,这究竟是多么孤独啊。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