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登山(第1/3页)  长歌九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登山

    船靠于岸,当这群天泰四年踏入灵氲山的弟子脚踩着湖畔有些潮湿的泥土时,有的人仍然处在恍惚之中。

    修行地,对于世人来说便是同等于仙山琼阁的地方,有的人穷极一生都无缘修行。天泰四年的灵氲山弟子们不止有修行家族前来拜师的世家弟子,更有文曲昌游历云梦湖畔大小十余郡县而收来的普通人家弟子,对于这些弟子来说,踏入修行一途如同大梦一场,如何不恍惚?

    文曲昌将小船泊在湖畔简陋的码头,确认不会被阴雨天突涨的浪潮卷走后,也不看恍惚的弟子们,只见他身后宽阔的长剑在一道清脆的剑鸣中出鞘,文曲昌脚下生烟一跃而起,脚踩飞剑扶摇直上。顿时,惊起一滩鸥鹭,无论哪一名弟子,皆在这惊艳无比的一跃剑起中,眼光泛星,情不自禁惊呼起来,就连张牧之也不例外。

    这便是灵山派不传绝技惊鸿一剑,踏剑日驰十四州,千里良驹犹未及。天下只有此间一家,就是当朝藏经万卷的书府,都不曾有记载此修行之法,就是前朝神氏传人姬天子,若想修炼此法也需以不远千里来此。

    惊鸿一剑,确实惊鸿,如此遮天蔽日的山峰,文教士竟是在眨眼间隐没在了层云间,他淡漠的声音空谷传响,颇有一番世外高人风范。

    “此间试炼已过,你们自行上山便是。”

    满座惊疑,一时间众弟子竟是有些不明其意,而无人所动,只不过却没有人会像之前那个胡闹之人一般问出何人引路的话了。

    张牧之眼里虽有惊艳之色,看着文曲昌扶摇直上的身影却觉得有些好笑。

    “第五境启命宫方可如孩童学步般学习飞剑,六七境的大修士方才能够使飞剑如臂使指。然人就是人,不是飞鸟,即便灵山派有御剑的秘法,乘风而落实属不易,如此逆天地扶摇直上,恐怕就是文教士您都十分吃力吧。”

    然而如此,恰好也证明了文曲昌至少也是那六七境的大修士,张牧之对此也不得不心生佩服之情,自己对文教士的尊敬。在这个世界上,第五境便乃人中俊杰,六七境便是一国供奉,至于那第八境的圣者,则更为鲜矣,当今世上达到第八境的圣者,屈指可数。于是,这便足以看出文教士在外界,可以拥有怎样的地位。然而身在此山中的他,也不过是一位教士,足以见得灵氲山虽并非世上著名的修行地,却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底蕴。

    想到各门各派总会在新弟子入山门之时排兵布阵展示一番门派底蕴,以此来激励弟子,张牧之总有种看猴戏的感觉,又觉得像是老父亲向孩子炫耀自己吃饭本事,说着“看爸爸多厉害,孩子只要努力将来你也会像爸爸一样”的把戏,张牧之便有些想要发笑,不过心里也有些温暖。

    “原来超然世外的灵山派也做这也把戏,只不过做的这般看似不经意吧不过我喜欢。”

    消失在上空氤氲里的文教士,早就在确认山下弟子看不到自己的那一刻起,落在了一片茵茵的草坪上了,纵使是境界高深莫测的他,平地而起数百丈,脸色也不免多些红润,气息不再那么平稳。只不过他总有种被人看穿的感觉,心中便有些些羞愤,于是他暗骂长老团的老顽童们又要展示底蕴又想脱俗,才有此的一招。若是真被弟子们看到,自己咬着牙装作云淡风轻的世外高人,不知是否会被笑掉大牙,那自己的老脸可往哪搁?

    每念及此,文曲昌总会将神识投到山下,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弟子的表情,生怕被人看穿了去。不过仔细想来,若要察觉到自己的猫腻,起码也要和自己的境界无妨,山下初入修行的崽子们,又怎会察觉?

    于是文曲昌便闭上双目,不知从何处又拿出一把藤椅,端坐在一片绿茵湖畔,等待着一些人的到来,或者离开。

    山下,良久仍未有人动。

    “既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