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比试(第2/3页)  汉末狼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着张辽道:“二郎,你愿意前去晋阳城?还是想要跟着太守大人前去阴馆县?”

    张辽思索片刻道:“孩儿愿意跟着赵大人前去阴馆县。”

    赵弘开口道:“为何?”

    张辽道:“一来阴馆县距离此处更近一些,所以小子不想舍近求远。至于其二,无论是许将军还是典将军都是军中高手。小子此去阴馆县,还望两位将军能够指点一二!”

    赵弘大笑道:“很好!既然如此等到此间事了,你就跟着本官一起前去阴馆县吧。”

    顿了顿之后,赵弘又接着对张信道:“至于刺史大人那边,张大人无需担心,我会派人前去晋阳城一行,向丁大人将此间事情解释清楚的。”

    从双方官衔上来说,一州刺史和一郡太守几乎相当。不过州刺史负责监察各处,对于很多郡太守都有监察巡视之权,如此一来一郡太守在气势上比起州刺史就弱了许多。

    赵弘虽然也有些担心丁原心中不满,不过跟他这点不满比起来,明显是先把张辽这等虎将拐带到手更重要。至于丁原那边,如果他愿意放人自然最好,要是不愿意自己最多在雁门郡等着他就是了。

    比试结束之后,张辽继续带着赵弘等人巡查整个马邑县的防备问题。

    马邑县作为雁门郡一座普通的小县,原本城墙只有一丈来高。不过此处地理位置颇为重要,乃是鲜卑人突破强阴险之后的第二道防线,所以经过历任雁门郡太守的不断加固之后,马邑县城墙已经是将近三丈来高,就算是比起某些郡城也差不多了。

    除了城墙之外,城头之上各种滚木擂石等物同样是堆起了一片片,而且光是投石机就有超过五十架。至于其余一些火油等物,在库房之中同样是储备了不少。

    根据张信所说,鲜卑人虽然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南下了,不过这主要是因为蒲头刚刚坐上鲜卑大王的位置,鲜卑人内部还有些不稳。一旦等到蒲头将那些不听调令的小部落全部清理完毕之后,肯定会再次率军南下继续进行劫掠的。

    对于城墙方面的防备,张信并不是太担心,他最为担心的是整个马邑县之中只有三百名守军。一旦鲜卑人大军数万南下,到时候就算是将城中青壮全部召集起来,也很难凑足上千人。兵力不足,乃是整个马邑县最大的防御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赵弘自己一时半刻同样是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因为雁门郡人口就这么多,就算是全力征召新兵也不可能招收到太多,更何况以雁门郡的钱粮赋税来说,也根本养不起十万二十万的大军。

    如果鲜卑人一旦大军南下,整个雁门郡除了马邑县之外的其余县城同样是需要增派大军进行防守。这样一来,就算是赵弘也不敢轻易许诺到时候能够张信增派多少兵力了。

    在马邑县巡视完毕之后,李恭派人前来禀报,所以事情已经基本准备妥当了。于是赵弘不再继续耽搁,而是立即率领大军直奔雁门郡郡城阴馆县。

    马邑县和阴馆县只有一河之隔,从马邑县向南过了河之后不远就是阴馆县。虽然赵弘麾下大军皆是步卒,不过全力赶路的话,最多一两天也就到了。

    作为雁门郡的郡治之所在,阴馆县北临河水,南靠夏屋山,城墙高度已经达到三丈左右,本身防卫能力还是不弱的。

    对于这等坚城来说,只要城中粮草充足守军不少,就算是鲜卑人数万大军猛攻数日也未必能够破城。而上任雁门郡太守之死,居然是因为两个乌桓小部落叛乱就能攻入阴馆县之中。如果说没有王镇跟他们里外合谋,赵弘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相信的。

    从马邑县过了河之后,赵弘率领本部两千大军继续前往阴馆县,不过在距离城池还是二三十里路的时候,赵弘吩咐谢实带着自己的命令先去阴馆县,让县中一应官员全部出来迎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